本篇章从三个方面引导我们认识出离心:
一、为什么要发出离心?(发出离心的重要性)
出离心是解脱烦恼的基础,发起出离心才能成就解脱的能力。
出离心就是发起要出离迷惑、烦恼、执着的愿望。发起出离迷惑、烦恼的心愿,才能有解脱迷惑、烦恼的心行。
二、如何发起出离心?
发出离心的前提是对世间的欲乐有清醒的认识:
1、世间的快乐都是转眼即逝的,对我们只有短暂的意义。
2、享受这种快乐有副作用(一旦拥有就会祈求更多、永无止境)。
3、过分在乎这种快乐,需消耗时间、精力,终不能恒常拥有。
4、这种快乐本质上是痛苦的。
5、认识到每个人都被各种欲望绑缚,不得解脱,在种种需求的追寻中往复轮回,是生命的低级重复。
认识到死是一定的,何时死是不一定的,我们用尽一生去追寻的财富、地位、情感在死亡面前,全都苍白无力,既不能带走分毫,也不能帮助我们抵挡死亡降临。
这样思维,可以消除对现世乐的需求与贪著,才能对轮回盛世无期待。一心只想解脱、出离迷惑烦恼,只想寻求解脱的快乐。
所以要找到究竟的快乐,更有价值的生命内涵。究竟的快乐是没有迷惑烦恼的快乐。是从需求和执著中跳脱出的快乐。
三、发出离心的标准是什么?
出离心的标准是:对轮回中的盛事没有期待,只想出离迷惑和烦恼,只想得到解脱的快乐。
发出离心是看透了轮回的本质,可以接受一切事情的发生,顺境身乐心不趋,逆境身痛心不苦,用不粘着的心生活处事。
出离心并不是一种形式,不是出家,或是远离现世生活,而是指我们的处事态度。让我们看清生命中对物欲过分执着的过患,从而能少欲知足、智慧的生活。
佛法让我们看到这世上无安稳处,并不是要我们舍掉什么来另求安稳,而是要我们在每一点上都看到它不安稳的实质,不再执著安稳,这才是智慧;不是说此处不安稳,要跑去另一个地方——那里也照样不安稳,所以虽然我知道此处不安稳,但是我仍然可以站在这里。
出离心的修习是帮助我们培养超然心态,培养不贪著的能力。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