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5

作者: 绿阴冉冉 | 来源:发表于2023-04-19 18:23 被阅读0次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迁祖辈世代为史官,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

公元前135年,10岁的司马迁随着父亲来到了长安,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他先师从古文学派大师孔安国学习《尚书》,后又拜经学大儒董仲舒为师,学习《公羊》《春秋》。在学习中,司马迁端正了做人的品行,培养了严谨的治学作风,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又为日后创作《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126年,20岁的司马迁决定暂时终止研读经传史籍,到全国各地寻访祖国的名山大川,考察古代流传下来的遗闻轶事,了解和搜集各种珍贵的史料。

他的足迹遍及屈原的汨罗江畔、舜的葬地湖南九嶷山、著名的“禹穴”会稽山、春秋战国吴越争雄的姑苏山下、韩信的故乡淮阴、孔子的家乡鲁国的都城、项羽的故乡、孟尝君田文的薛城、古战场彭城,还有许多楚汉风云人物的故乡,因此,司马迁搜集到许多有关秦汉之际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了刘邦及汉初的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

司马迁第一次游历结束,回到长安,开始他的政治生涯。

入仕后的几年,司马迁只是一个级别很低的小官,但他深得汉武帝的信任,不久被任命为汉朝的使臣,代表皇帝和朝廷去视察和安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这次难得的机会,使得刚过而立之年的司马迁,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理、物产、民情和风俗有了亲身的感受和清楚的了解,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

公元前110年,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谈在登泰山封禅的途中病倒。临终之际,他把终生的心愿郑重地托付给司马迁:

“我死后,唯一的心愿,就是你能立志学习做第二个孔子,上续春秋,下迄汉代,写出一部好的通史著作……”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完成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业——制定《太初历》,同时开始撰写《史记》。

《史记》在他的笔下初具规模,然而,六年后,一个残酷的偶然事件将司马迁抛到了生死边缘。

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在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匈奴。司马迁坦诚为李陵辩护,惹怒了汉武帝,定为欺君之罪,被判死刑。

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的司马迁想到了父亲的嘱托,想到了未竟的事业,想到仲尼厄而著春秋,他信念坚定,喟然长叹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自己不能就这样结束凄惨的一生,一定要写完一部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史书。

于是,一贫如洗的司马迁在“ 50万赎罪”与“受宫刑”两种死刑减免方法中,他选择“宫刑”,他的人格受到极大的侮辱,身体日渐衰弱。

公元前96年,已到知命之年的司马迁获赦出狱,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史记》终于在他的笔下日渐成熟。

从公元前104年开始动笔,到全部完成这部史书,前后共用了14年的时间,是司马迁的灵魂铸成了鸿篇巨制的《史记》。

相关文章

  • 《玛雅史记:本纪》- 5

    本文为原创,引用或转贴请私信。 帕伦克国(Palenque)的第五任统治者的名字叫K’AN JOY CHITAM ...

  • 读史记·史记是怎样炼成的5

    上学时看《古文观止》,就拜读过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记得太史公用了很多的排比句、感叹句,读的时候就觉得这书信气势磅...

  • 五分钟教你读懂《史记》

    苏教版必修三有两篇选自《史记》的文章,于是和学生聊了聊《史记》,做了一个简单的导读。阅读全文大概需要5分钟。 在《...

  • 5月8日 史记

    中午给史记画上了句号。回忆接触的路程,明天开始新的书程。 一直渴望阅读他,偶然在书市相遇。带点疑惑,其...

  • 《史记》阅读完结

    今晚十点钟阅读《史记》终于结束,整部《史记》阅读时间为:从2021年10月19日至2022年5月26日,历时7个月...

  • 悲愤和高兴

    ——读《史记故事》有感 读了史记故事,我感到悲愤和高兴。 史记...

  • 雷军,你 OUT 了!

    转载 红板报 编辑 史记 2018 年 5 月 27 日 09:25 5月13日晚,雷军给所有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

  • 解决小程序,历史记录只有 5 个问题

    解决支付宝小程序,历史记录 5 层限制 gitHub:https://github.com/gwiron/ali-...

  • 《韩昇史记百讲》:读《史记》,有方法

    从来都没有读过《史记》,也没有想过去读《史记》。因为,压根不敢读《史记》。 但其实,读《史记》,有方法。 一,要学...

  • 1594-三件事打卡Day3

    1.经济法510 2.读史记(25+5)*2 3.输出一篇,20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ul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