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生活、文字推荐好文
拍宝典|摄影不是按快门!满口术语都是啥?(下)

拍宝典|摄影不是按快门!满口术语都是啥?(下)

作者: 净亦 | 来源:发表于2020-06-24 13:23 被阅读0次

通常,我们面对专业摄影的时候,经常会听人家口中说一些参数和专业术语。比如速度、光圈、感光度(ISO值)、色温等等。听的云里雾里的你,马上觉得对方是“大神”啊。崇拜之感,油然而生,有木有!小白们,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其实这些参数都是摄影必备,必须要记住的,是拍摄的基础之一。记参数让你成为“专业人士”!

认识了什么是光圈、速度快门、感光度(ISO值)和对焦之后,今天学习测光和白平衡。

 五、测光

测光模式,是指测试相机被摄物的反射率的方式。CCD将光讯号传送给数码相机的CPU作分析。CPU会根据被摄物的反射率调整应有的曝光值

点测光示意图  图片源自网络

几乎目前所有的数码相机测光方式都有以下四种测光模式。

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中央重点测光作为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中央重点测光主要是考虑到一般摄影者习惯将拍摄主体也就是需要准确曝光的东西放在取景器的中间,所以这部分拍摄内容是最重要的。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拍摄用途:个人旅游照片,特殊风景照片等。


局部测光

局部测光方式是对画面的某一局部进行测光。当被摄主体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而且被摄主体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时,运用这种测光方式最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测光比第一二种测光方式准确,又不象点测光方式那样由于测光点太狭小需要一定测光经验才不容易失误。

拍摄用途:特定条件下需要准确的测光,测光范围比点测光更大时。


点测光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准确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其用途主要是可对远处特定的小区域测光。掌握这种测光方式一是要求摄影者对所使用相机的点测特性有一定了解,懂得选定反射率为18%左右的测光点,或能对高于或低于18%反射率的测光点凭经验作出曝光补偿。点测方式主要供专业摄影师或对摄影技术很了解的人使用。

点测光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却不那么好掌握,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由于点测光的技巧,还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数字相机微距拍摄时大放光彩上,这样可以让微距部分曝光更加准确。因此喜爱微距拍摄者必须尽力学好这种测光方式,初步可以选择画面中的中间小区域来作为测光基准点。点测光在人像拍摄时也是一个好武器,可以准确的对人物局部(例如脸部、甚至是眼睛)进行准确的曝光。

拍摄用途: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照片等。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

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矩阵测光/多分区测光,测光方式是一种比较新的测光技术,最早由尼康(Nikon)公司率先开发这种独特的分割测光方式。

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测光方式与中央重点测光最大的不同就是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将取景画面分割为若干个测光区域,每个区域独立测光后在整体整合加权计算出一个整体的曝光值。

多区评价测光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化测光方式,是模拟人脑对拍摄时经常遇到的均匀或不均匀光照情况的一种判断,即使对测光不熟悉的人,用这种方式一般也能够得到曝光比较准确的片子。

拍摄用途:团体照片,家庭合影,一般的风景照片等。


 六、白平衡

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例如,许多人在拍摄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室内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白平衡示意图  图片源自网络

要了解如何调整白平衡,首先要搞清楚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色温。

名词解释:什么是色温(简写为WB)?

简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人们对它并不陌生。比如,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表现为黄色调,不同的路灯也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原因是色温较高。正午时分,阳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5600K,阴天时更接近室内色温为3200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K。

这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光色越偏红。某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同样,当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时说明该色光的色温偏高,反之偏低。

说完了色温,我们回过头来说说白平衡调整。

由于在生活中日光的色温是不断变化的,可以说没有两个地方的色温会完全一样,不同的地域、季节、地面环境、天气、早晚等等都会对色温造成影响,还有大量的人工光源,色温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拍摄中,拍摄者对白平衡的调整也是随时随地的。

白平衡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让白色所成的像依然为白色,如果白是白,那其他景物的影像就会接近人眼的色彩视觉习惯。调整白平衡的过程叫做白平衡调整,白平衡调整在前期设备上一般有三种方式:预置白平衡、手动白平衡调整和自动跟踪白平衡调整。

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通常有三种模式:自动白平衡,分档设定白平衡,精确设定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

不同的相机设有不同调节白平衡的方式。一般的普及型的数码相机大都采用自动白平衡。准专业数码相机大都设有分档设定白平衡。专业的数码相机设有精确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专业数码相机这三种模式的白平衡都拥有,准专业数码相机拥有自动和分档设定白平衡。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而选用。

自动白平衡,是依赖数码相机里的测色温系统,测出红光和蓝光的相对比例。再依据次数据调整曝光,产生红、绿、蓝电信号的增益。自动白平衡最大的优势是;简单快洁。但有时按它的调整拍摄离准确的色彩还原还相距甚远。有时它还会帮倒忙。分档设定白平衡,是按光源种类分和色温值分两类。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是按光源种类分的这类。在相机上分别设有日光、阴天、日光灯、白炽灯、闪光灯的图标档位。拍摄时只需将拍摄时的光源种类和相机上的白平衡档位相吻合就可拍出较为准确的色彩。但由于分设档位少,分设档位的精度不高,在一些特殊光照条件下拍摄就不能准确的记录色彩。

精确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是在拍摄现场光的条件下,用白纸或白色物体充满镜头视野进行白平衡调节。经过这样的调试再拍摄,记录的色彩将是非常准确的这是目前最准确的白平衡调节方式。

白平衡的功能给我们摄影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摄影棚摄影对灯光的色温要求就可不必那么高。白炽灯下依然可拍出准确的色彩。也不必为日光灯给我们带来的青色而烦恼。我们可以在较高色温条件下设定白平衡,在较低色温情况下拍摄,使画面带上暖色调。反之,也可在低色温条件下设定,在高色温下拍摄也可产生特别的效果。在分档设定白平衡里,也可有意的将光源档与现场光设定不一致,亦可同样的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这里介绍白平衡的概念,只是希望初学摄影的人能够有一个基本认识,随着拍摄水平不断提高和进阶,真正使用手动设定白平衡的机会才会比较大。在进行初级拍摄的时候,可以考虑优先使用自动白平衡。除非你遇到严苛的环境条件,否则交给自动白平衡完全可以实现“纠偏”。

(文/净亦)

相关文章

  • 拍宝典|摄影不是按快门!满口术语都是啥?(下)

    通常,我们面对专业摄影的时候,经常会听人家口中说一些参数和专业术语。比如速度、光圈、感光度(ISO值)、色温等等。...

  • 拍宝典|摄影不是按快门!满口术语都是啥?(上)

    文/净亦 通常,我们面对专业摄影的时候,经常会听人家口中说一些参数和专业术语。比如速度、光圈、感光度(ISO值)、...

  • 拍宝典|摄影不是按快门!满口术语都是啥?(中)

    文/净亦 通常,我们面对专业摄影的时候,经常会听人家口中说一些参数和专业术语。比如速度、光圈、感光度(ISO值)、...

  • 摄影:《按下快门》

    图、文/夏一然 大学让我懂得人情淡薄,但我依然挚爱它。 这是教工食堂楼梯口的盆栽,四季常青。每次经...

  • 姿势操作

    半按快门 半按快门是最基本的摄影操作,每一张摄影都会用到,它的作用是:对焦。测光半按快门的操作方法:半按下快门,你...

  • 这些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每一个人都过着自己的日子,每一张脸上呈现的都是自己的心思。随手拍这些照片,不是为“摄影”,而是觉得按下快门那一瞬间...

  • 那些可以自己拍的壁纸

    业余摄影爱好者,一般就是自嘲按快门的,其实也就仅仅会摁快门而已。发现自己现在拍的照片,能当壁纸的,竟然都不是在大学...

  • 鸢尾花开蝶翩跹

    十年前,拥有一台无须装胶卷的数码相机。于是便不加吝惜狂按快门,见啥拍啥,并将自认满意的照片,发到东北风摄影网。版主...

  • 菲林

    我喜欢摄影 喜欢按下快门的感动 喜欢透过35mm看你

  • 按下快门

    参加叶圣陶杯的作文(´(エ)`) 他是一位职业摄影师,游历世界各处,摄影作品数不胜数,且张张都是精品,华而不虚,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拍宝典|摄影不是按快门!满口术语都是啥?(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jr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