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方鸿渐只是一枚尴尬的人

作者: 喔喔爱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17:05 被阅读205次

近期,闲着无聊,将《围城》重新翻看了一遍。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无论翻看多少次都不会厌烦,而且会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感触。

提起《围城》,大多数人都会说,这是描写“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围城里的人想出来”的婚姻方面的小说。

以前,小喔看《围城》也是站在婚姻这个角度上看,可是这次看《围城》,小喔却看出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学业的失败,教育的失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学业和教育的失败,导致了《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的尴尬境地。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尴尬之人。

学业尴尬:在欧洲游学多年,却混不出一个文凭,最后无奈买了个美国的假文凭。

婚恋尴尬:他爱的唐晓芙,却因为误解无法继续;苏文执爱他,而他却不爱苏文执;最后无奈与介于爱与不爱之间的孙柔嘉结为夫妻。

事业尴尬:在情敌赵辛楣的引荐下,凭借假文凭去了三闾大学做了副教授,却不够圆滑世故,丢了这个工作;又蒙朋友赵辛楣的再次推荐,去了上海的一家报馆工作,却因为一时意气辞掉了工作。

家庭尴尬:方家是个乡绅之家,旧式大家族的婆媳、妯娌、兄弟之间关系都是错综复杂,方鸿渐和孙柔嘉都疲于应付。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么一系列的尴尬为什么会产生呢?为什么方鸿渐会这么尴尬?

其实,产生这些尴尬的本质原因就是他学业和教育的失败,而这种失败的根源就是放纵,方鸿渐自我放纵和家长放纵的教育所导致。

因为放纵,方鸿渐在欧洲游学后,最终成了有名无实的假博士。欧洲游学多年,花费了大笔钱,方鸿渐只混了个美国的假文凭回国。

方鸿渐作为一个小乡绅家的长子,本没有机会去欧洲游学,但因为时运比较好,拜去世的未婚妻所赐,有了这次欧洲留学的机会。这么一个大好机会,天上掉了大馅饼。如果方鸿渐是一名有志青年,本应该把握和利用好这次机会,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是能摆脱尴尬的境地。

而方鸿渐却在欧洲瞎逛,将留学,演化为自由放纵的游学,连个文凭都混不出来,只好去买了个美国假文凭。

这个美其名曰游学的放纵导致了一种结果,就是方鸿渐在知识上无真才实学;在性格上自视甚高,不能容于社会。

知识上,方鸿渐没有真才实学,只有假文凭。回乡做个演讲,因为稿件没带,只好满口胡言乱语,可见腹中无半点文墨;在三闾大学讲课镇不住学生,批改英文,文法错误频现。

性格上,方鸿渐自视甚高,看不上这个瞧不起那个,不能融入社会,处处碰壁。方鸿渐看不上苏文执做作矫情,但是苏文执好歹靠自己得了个硕士学位,比方鸿渐买的学位高了很多段位吧;初时也看不上赵辛楣,但后来方鸿渐自己也说,赵辛楣的英文和学历都比他强,而且后来两次就业都靠的赵辛楣举荐。

可见,放纵的学习和教育方式,从学识掌握到性格塑造,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古人有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少年时的我们,并不能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明白时,为时已晚。

方鸿渐也是这种情况,在欧洲瞎逛了几年,而等到三闾大学做了副教授,需要给学生讲课时,才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该学的时候未学,想学的时候已晚。讲课效果还不如他看不上的那些讲师教授,学生不爱戴他,同事不尊重他。

方鸿渐看似是被纷扰的人事给赶出了三闾大学,其实导致他在三闾大学混不下去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因为方鸿渐没有真才实学。

方鸿渐的假文凭,一到三闾大学就被老油条高校长看穿,所以才仅给了他个副教授。后来他讲课效果也一般,批改英语卷子时语法错误不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方鸿渐自身本事不硬,自然地位不稳不受待见,最终因为人事关系被赶走了。

小喔特别喜欢蔡康永的一段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其实,年少时,你放纵了自己,你错过的不光是新风景,还会错过新的机会和机遇。

现在,有一种教育思想被很多人所推崇:放养式教育。放养式教育本身有没有问题,这个小喔不做讨论。但现在好多家长打着放养式教育的旗号,行的是放纵的路线,认为放养式教育就是放纵孩子玩乐,让孩子由此得到快乐。

小喔也认为教育和生活需要快乐,可是有个问题是你放纵了孩子,就一定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吗?

如果你的放纵导致了孩子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当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被其他孩子嘲笑,被老师责备,孩子幼小的内心随之而产生了自我否定,这些是否能给他带来快乐?

如果你的放纵导致了你的孩子一无所长。当别的孩子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而你的孩子却只能做一名观众,孩子性格随之而变得内向与卑微,这些是否能给他带来快乐?

当我们家长朋友大喊”放养式教育“,做放纵行为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你能供养你的孩子放纵几年?你是否能纵容孩子一直放纵下去?

其实,我们的孩子早晚得面对社会,与其给孩子搭建一个空中楼阁,不如让孩子早早学会如何在学习中寻找乐趣。

从学习钢琴中,可以感受乐曲的美妙;从学习数学中,可以锻炼缜密的思维;从阅读中,感受文字的曼妙、思想的深奥......

一旦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学习就变成了愉悦的事情。孩子可能因为解出了难题而欢呼,可能因为看了一本好书而愉悦.......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在少年时,及时汲取足够的知识,不断强大自己。《围城》里方鸿渐遇到的尴尬,希望我们的孩子都不要遇到,跟尴尬的人生说再见。

小喔觉得,不论你的孩子多大,家长朋友们都要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大学里因为游戏荒废学业的大学生不再少数,中小学生因为考试而苦恼的孩子比比皆是。

其实,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爸妈,更不是为了学历。

学习是为了在困难的时候有解决困难的力量,给自己储备多一点的能力,给自己的未来多一些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无论在何时在何地都能更有尊严的生活~~~

关于学习,蔡康永有段很棒的话,送给大家。

相关文章

  • 《围城》方鸿渐只是一枚尴尬的人

    近期,闲着无聊,将《围城》重新翻看了一遍。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无论翻看多少次都不会厌烦,而且会在不同时期有...

  • 随笔

    随笔 近来在读《围城》,对我们来说方鸿渐只是书上的人。但世上有多少方鸿渐,年...

  • 2018-09-05

    《围城》入围城后:你会不会爱上方鸿渐? 如果是我。 二十岁的时候,我会爱上方鸿渐,三十岁以后爱上的人便是那个把方鸿...

  • 终点---围城

    《围城》当中描写的一切似乎离我们很远,似乎只是一个属于上世纪的人们的故事,似乎方鸿渐只是那样一个虚构的人物,于...

  • Day85+5组155号+慢从前+《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围城》 《围城》里方鸿渐...

  • 你怎么理解《围城》

    《围城》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海归博士”方鸿渐,周...

  • 那个优质剩女被男友背弃后,转身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围城》中,说方鸿渐是苏文纨的男友有些牵强,因为方鸿渐从没有爱过她。 他在香港扶她下船,陪她游玩,关系亲密,只是为...

  • 2018-05-02

    围城不可怕,停滞才恐慌 01 《围城》的真正内涵在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

  • 围城读书笔记——方鸿渐的矛盾与挣扎高一(13) 叶冠

    围城读书笔记 ——方鸿渐的矛盾与挣扎 高一(13) 叶冠婷 1321 方鸿渐是一个言行思想处处都透着矛盾的人,比如...

  • 读《围城》

    围城这本长篇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里面的人想逃出来,而外面的人却想...

网友评论

  • 4b59bf7ced7a:不喜欢他。文章写的非常到位
  • 李想国:刚写了关于方鸿渐性格的论文:joy:
    喔喔爱: @文学说 哈哈😄
  • 几点小土:放养教育是家长找借口,不想为自己添麻烦;亦或是家长想做,却不会做;还是说放养中含有带领孩子和爱的滋养的部分。
    喔喔爱: @几点小土 真正放养是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特点,尽情发挥孩子特点。而现在很多家长在借口和想做而不会做的阶段

本文标题:《围城》方鸿渐只是一枚尴尬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lx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