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豆瓣品牌影片」我看了六遍。
是不是觉得这个片子好装逼看不懂?那就对了,因为人家压根不打算让你们懂。豆瓣天生不是一个擅长讲大众话题的地方,出生十年,它从来也没有想要走大众化的路线。
然而复刻的电影画面,现代诗般的自白,后现代的拍摄剪辑手法,对典型的豆瓣用户而言并不陌生。甚至还有些用户能够如数家珍般地告诉你每个场景源自哪部电影——我功力不够,也尚且做不到。
豆瓣用户早早被贴上「文艺」的标签,无非是他们读着新华书店买不到的书籍,看着院线不上映的电影,听着年代各异的不同语言叫不上名字的音乐,把玩着方圆十里没有同好的乐趣。大众对自己不熟知的事物是一定要蔑视和调侃的,所以他们对豆瓣青年冠以「文艺青年」和「装逼」的称号。
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中的「我」被穿上了精神病服的原因:「文艺青年」跟「精神病人」,不都是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做着别人不理解的事么?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豆瓣文艺青年们其实是一群最人畜无害的异类。「除了一个小秘密,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一个想「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渴望交流」,「热爱和平」,有困惑,有童年,「也尝过爱情的滋味」的人。
那个小秘密,无非只是「我」与大众不一样的品味和视角。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豆瓣之所以是豆瓣,是因为它能够聚集那些与世界话不投机的人们,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千杯少的同类。只有在豆瓣,他们才能找到自己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的感觉。因为在豆瓣他们不再小众,他们从其他用户身上找到了罕有的共鸣。
近两三年,我明显地感受到豆瓣的式微,是从核心用户群体的出走开始的。豆瓣是一个重度内容平台,书影音收录和评论撑起了豆瓣大半边天。如果没有人继续生产这些优质内容,而只是成为又一个段子创作转发平台,豆瓣最初存在的价值将不再(当然,即使没有人生产新内容,旧有内容已经是中国最庞大的兴趣资料库了)。对于有洁癖的阿北而言,这件事情,比没有用户增长更可怕。
所以我说,这个影片并不是做给大众看的,它是阿北写给典型老豆友的情书。
通过这个影片,老豆友们又找到了作为一个高阶知识分子的那份沾沾自喜,再度回味了在豆瓣找到同类的愉悦感。豆瓣想要告诉老豆友们,豆瓣懂你们,这里还有你们的位置,这里还是那个最能容纳「精神病人」的豆瓣。
最后我想说,谢谢豆瓣,谢谢你们让我的精神有家可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