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女儿读书,那还得从江西说起。
还是在江西工作时,那时候做老师不用上班,正在咿呀学语的女儿,只要看到我坐在书台上写东西,就会采取她的的“三部曲”,想方设法坐到我腿上要求拿笔玩。第一步是靠近,离开她自己玩的位置,默默的靠近我的座位,挨着我;第二步是趁我左手扶摸她时,顺势要求坐在我腿上;第三步是坐在我腿上,趴着桌子乖乖地看我写一阵子后,开口说“不,不,不”,意思是要笔写字,那个时候,两岁不到的女儿口齿不清,含含糊糊地把“笔”说成“不”。每逢这个时候,我就会把笔给她,摊上一张稿纸,让她图图画画。
说到读书,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天性。女儿喜欢读书,从小就有表现。除了很小就要拿笔写字外,还没有给她买儿歌童画时,她就会自己拿起《江西日报》装模作样地来看,我故意把报纸拿倒了给她,她都知道倒过来正面看。所以,在新街花园买5-702(商品房),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女儿能够转学到香华小学读书。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银桦新村应该是香洲这一片最好的居民小区,而与之配套的香华小学也是名头很响的民办公助的学校。在谋划买房时,我就开始托人找关系,想为女儿转学谋取一个学位。几经辗转,竟然都是回复没有学位。那个时候,社会关系比现在复杂,办事都要饮茶食饭。于是,改变方式,终于回复一年交一万元赞助费,可以想办法调整一个学位。一年一万,女儿已经读三年级,四、五、六共三年要交三万元赞助费。这个回复令我恼火和头疼不已。
在一次在新街花园和太太聊天时,我们正在商量如何应付这个天价的赞助费,女儿不知怎么跑出来说:“爸爸,三万块可以买我们家厨房了吧,我不去香华读,可以省三万块。”说实话,我一直认为,小学不是太重要,只要小孩勤奋好学,什么学校都可以读好书的。但太太的观点还是想想办法,苦就苦一点,加上新街花园距香华小学近,只要过一条马路即可,是女儿上学的首选学校。
珠海杂忆(51)——女儿转学现在想想,当时正在为商品房首付和装修资金筹措而苦恼万分,女儿读书又要几万块,实在是不堪重负。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我走投无路时,在一个随意的饭局中,知道珠海有一个教育学院,而且还有一个附属小学。正如人们常说的,打瞌睡了,有人送忱头。就在那个无关的饭局中,认识了教学院人事科长,才知道,柠溪北园新村背后居然有一个教育学院附属小学,而且可以让我直接去找校长谈女儿转学事宜。
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我直接去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找到校长,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这个吴姓校长,是东北人,听我说是教育学院领导介绍的,十分热情地说:“转学没有问题,但能不能帮学校一个忙。”原来,这个小学还附带建一个幼儿园,已经建的差不多了,因为部分财政资金没有到位,影响工程进度。吴校长问我认不认识财政局的人,能不能帮忙催一下。说实话,在机关工作,别的事情不行,像这种打招呼托人情的事情,对我来说不是难事。
不知道是我打招呼的作用,或者财政局本来就要拔款了,没有几天,吴校长就打电话给我,说要请我吃饭。那天的晚餐,是我很多天来最舒心最畅怀的晚餐,不仅女儿转学附小的事情搞掂(省了三万大洋),而且校长还答应安排在最好的班级。在一杯又一杯的清凉爽口的啤酒中,我和附小和吴校长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基础。从小就尊重和敬佩老师的我,当然把女儿将来的老师和校长招呼的十分到位,万分妥当。
后来,以及后来的后来,我不仅做了附小“家长委员会”的主任,女儿在附小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以一篇《我们在成长》的中篇小说作为毕业作品,顺利升入初中年级学习。和附小的关系,更因小姨子调入学校做老师而得以巩固和升华。此乃后话,容当后叙。
珠海杂忆(51)——女儿转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