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佬,这个对摩托车出租从业者的称呼,应该用广东话(白话)念出来才有相应的味道。昨天晚上在农科所一号门附近的凤鸣谷农庄吃完饭,看到餐厅门口一伙扶着自行车的代驾司机,就想起“摩托佬”,想起自己当年与摩托佬的一些往事,觉得应该记录下来。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珠江三角洲,摩托车和中巴绝对是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摩托车。这种比自行车快很多,又不比汽车慢而且灵活很多的交通工具,在城镇交通要道和乡间小道繁忙穿梭,可以到达们要去的任何角落。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进入飞跃发展时期,人员流动相当活跃和频繁,很多新开的工地和工厂不通公共汽车,交通十分不便。于是,公交车站,村头路口就出现了一批批搭客的两人摩托车,成为接驳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成群结队的打工仔打工妹,甚至大小老板都是搭乘摩托车的常客。而从事这些摩托车驾驶工作的人,通常就被人们统称为“摩托佬”。
这种没有固定线路和固定价格的交通通行方式,简单直接,快捷方便,只要双方议定价格,即坐即走,下车付款。我第一次坐这种摩托车是在一九九二年第二次去平沙时,为了看一看正在建设珠海大道和珠海大桥,当然也是实在不愿意坐中巴绕道神湾和井岸。当时在南屏街口,从一群摩托佬中挑了一辆比较新的本田摩托车,讲好了10块钱价钱,送我到红旗。
那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路程,正在兴建的市区至高栏港的珠海大道和珠海大桥建设工地,热火朝天,无数辆轮胎都比人高的泥头车掀起黄尘满天。先收了我10块钱的摩托佬非熟练地开着摩托车在工地边上的小路穿梭前行。在磨刀门渡口,当时珠海大桥已经架好桥板,但尚未通车,我们上船过渡。磨刀门是珠江水系八个出海口中最大的,水面宽阔,江水和海水浑为一体,,新建的珠海大桥雄伟壮观地跨江(跨海)而立。一路上,这个不知姓名的摩托佬,不断给我介绍大桥建设和本地风土人情,十分有趣。
珠海杂忆(16)~摩托佬正因为这次坐摩托车的有趣的经历,在拥有幸福125之前,我无数次搭乘摩托车去井岸、红旗和南水上课,摩托佬一般都是粤西那一片的人,态度都很好。我搭车一般都是赶时间去上课,而上课又是有收入的,所以,我从来不和摩托佬讨价还价,只要摩托车新一点,不会路上死火,他说多少钱就多少钱。慢慢的就与好几个摩托佬熟悉了,有几次我一下课,居然有摩托佬开着车在楼下等我。记得有一天晚上从南水返程到半路时,天下起了大雨,因为没有带雨衣,摩托佬和我都淋了个落汤鸡。后来再坐那台摩托车时,那个姓雷的摩托佬竟然告诉我,今天不怕下雨了,他买了两件雨衣。
后来考了摩托车驾驶证,又有了幸福125,就很少坐摩托佬的摩托了。但是,经常开着幸福125在路上跑,就经常被人当成摩托佬,要求搭车。深知没车和交通不便困难的我,还真的做过很多次摩托佬,只不过从来不开价,随便搭车的人给。有一次从井岸下课,在西堤路上被人拦下,载到平沙,那个家伙给了十块钱。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居然是华丰公司请来的台湾佬,而且是人事部的高管。再后来,这个姓邱的高管还请我去白藤湖,帮华丰公司开办的培训班讲课,而且竟然给我开每天800块的课酬。
这种顺路做摩托佬的趣事,做了很多年。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到香洲工作,单位有了日产的士头汽车,考了汽车驾驶证,卖掉了幸福125,就再也没有骑过摩托车了,也很少坐摩托佬的摩托车了。
最后一次坐摩托佬的摩托车是一九九九年十二月。那个时候,太太和小姨子还在平沙工作,小姨子在家保胎待产。那天半夜,太太打电话来说,小姨子状况很危险,我在香洲打了个的士回平沙,结果车过泥湾门大桥后,的士坏了,那个出租车司机怎么整都整不好。那个时候的珠海大道没有什么车,珠海西区也还没有的士营运。深更半夜,摩托车都没有。无奈之下,我迈动双腿,走路到红旗路口,等了半天才拦到一辆摩托车,摩托佬竟然开价100块,而且是要先付钱,没办法,做过顺路摩托佬的我,只好忍痛挨了“一刀”。
之所以会写这段经历,是因为这段生活经历虽然平凡,但十分有趣,顺路搭客还碰到过下车后不给钱的“特殊客人”,也碰到过想敲诈勒索的“白粉籽”,是我在珠海西区工作那几年特殊的难以忘怀的记忆。
珠海杂忆(16)~摩托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