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214580/e78a9c0c9d30bd14.jpeg)
—1—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论语》,是因为它是在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的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通过记录言语的方式,汇聚成册,集腋成裘,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2—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不仅谈到了做人、学习、教育,还谈到了为政、塑造君子的人格、治国与安邦等多方面问题。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造的儒家思想比作“精神食粮”。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
—3—
而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来读《论语》,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个人就是赵普。赵普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功臣,曾经跟随着赵匡胤一起发动了陈桥兵变,之后又辅助赵匡胤登基,还跟着赵匡胤一起南征北战 ,立功无数。宋太祖为了标表彰其功德,让他担任宰相之职,并且将大权也交到他的手上。但反对赵普的人认为他根本没有资格当宰相,认为他不学无术,读的书也仅仅就只有一本《论语》而已。
对此,宋太宗却不相信,在一次闲谈之中,宋太宗就问赵普此事之真假!没想到赵普的回答和别人说的一样:“我这辈子仅仅就将《论语》从头到尾读熟、读透,之前以半本《论语》辅助太祖平天下,现在又用半本《论语》辅助陛下,让天下得到太平。”
—4—
而《论语》这本书,初读来甚是枯燥,满篇看来都是大道理。可慢慢细读,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真实与智慧来;就会明白这本书为什么被奉为儒家的经典;就能明白孔子为什么被视为圣人。
全文涉及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为人处事原则的建立、人格魅力的建立、如何自修其身等等,可谓囊括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
—5—
【原文】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话不轻易说出来,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为耻辱。”
宋·朱熹:“言古者,以见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耻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为此故也。”
明·张居正:“古之人惟其尚行,故笃实之风行,今之人只是空言,故浮华之习胜,学术既异,而世道人心亦迥然不同,孔子之言,盖伤之也。”
—6—
从古人的言论中可以感觉到,即使在古代,在古代的古代人心中也会有一种世风日下的感叹,对此,不免心中一惊!
如果大家都在向往旧的,追求老的思想及行为作风的同时,会不会排斥新的东西?
我们要知道每一次的进步、改革都是需要创新的能力,与创新相对的就是守旧。
我们在学习旧的东西,学习老的思想会不会被老旧思想所牵绊?
这里就需要发现旧的、老的思想里的精华及智慧的能力。
发现老思想中的精华需要一双慧眼,而发现老思想中的糟粕则需要一颗慧心。
在此,我们学习古人思想,不是为了恢复古时文明,而是要让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鲜活的生命力,再创一个新的文明高度。(想的太高大上了点,但这应该是目标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