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份上映新片虽多,却没什么特别想看的,越是红的发紫越想避开。老早就在微博上看过谁宣传《缝纫机乐队》,不如就看这个。
倒是无意中捡了块宝——能让我连哭带笑看完整场的电影不多,你说《缝纫机乐队》走老路撒狗血,在我却是值得五星的良心之作。
一开场的《顶嘴》就够嗨够燥,程宫是个钻进钱眼儿出不来的商人吗?
当然。他为了钱逼着三个热爱摇滚的小伙子去跳舞,为了钱去集安帮胡亮组乐队,为了钱推掉市政府的晚会任由大吉他被拆掉……
当然不是。他也曾为了音乐顶撞父亲,转做幕后也要坚持梦想;抱着酒瓶在天台上回首往事的时候,谁都看得见他眼里的无奈和悲凉……
谁没有过梦想?谁不爱摇滚?
建国爸爸的手臂上,也曾骄傲地刻着“摇滚不死”四个大字。不过是后来理想同生活打架的时候,理想输了而已。
有看过的朋友说丁总没有洗掉纹身是只是因为怕疼,是理想臣服于现实的标志。可我偏觉得他是故意留着这四个字给自己提个醒:嘿,我也年轻过,爱过,摇滚过。不然,在台下热泪盈眶喊着“建国加油”的那个老头儿又是谁呢?
大舌头主唱、瘸了腿的贝斯手、脑血栓吉他手、小不点键盘手、总是背对着舞台的鼓手,再加上个别有用心的的经纪人,缝纫机乐队就这样唱遍集安,也唱进了我心里。
有句话说,好的电影是让你看见自己。坚持梦想四个字说起来容易,碰上现实的高墙才知道有多难。
主打歌一响便觉得熟悉,到副歌才反应过来是新裤子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我最恨的那个人,终于住进我身体里面。
可能是原来的歌词不够切合电影,也可能是太那啥不够“五讲四美三热爱”,改编后的版本虽微微变了味道,好在那股子热血和激情还在。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没有文化的人不伤心。
让我惊艳到的三个人,于谦,娜扎和大鹏。
于谦老师是个摇滚迷,这事儿从黑豹那次围炉音乐会就已经知道了。那回听了于谦老师唱歌,这回又见了于谦老师演电影,实在难得。
第一次见大鹏演这种比较正经的角色——原来他正经起来这么帅。耍贫的时候贱兮兮让人想扇两巴掌;故作轻松重提旧事的时候,又像一汪深沉的湖。
所以丁建国爱得勇敢又纯粹。
娜扎实在太帅,就冲这个拄着拐唱着歌的建国总,果断转粉。
演出大获成功,所有人都在高歌《不再犹豫》,小城集安,摇滚之乡。
欢聚之后便是分离。程宫畏首畏尾不敢问心尖上那个人为什么没来送行,倒是一身正装气场全开的建国兄再次惊艳全场。
炸药终于见到丽丽,原来因为一个名字黯然神伤的,不止他一个人。
可是你看,世界这样小,该相遇的人总会相遇;注定要在一起的人,无论如何都会终成眷属。
屏幕上哐哐哐打出来赵明义、高虎、彭磊、谢天笑、BEYOND、二手玫瑰、鲍家街43号……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光是这些人均几秒的画面,就够我热血沸腾痛哭一场的了。
酒向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电影当然有很多不足,可它唤醒了我曾经的梦想,让人不敢沉沦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被磨去棱角。
没钱怕什么,失恋怕什么,只要还有歌听,还能燥起来,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摇滚不死,梦想长在。青春,永垂不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