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做父母,说不去做

做父母,说不去做

作者: 谷粒尔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2:39 被阅读0次

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恨不得给孩子最好的东西。“爱之深,责之切”大概是天下父母都有的心理,不同的是怎么教育孩子。

有一句话:“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1. 父母自律,比给孩子定规矩更重要

有多少父母,自己尽情嗨到半夜,还要求孩子早早睡觉;有多少父母,在家抱怨公司差劲,却要求孩子热爱学习、热爱学校;有多少父母在孩子面前算计别人,却希望孩子长大后豁达坦荡。“孩子是家庭的镜子”,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古人常说“君子有乃父之风”“龙生龙、凤生凤”,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2. 父母的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之间互爱,孩子就会在阳光里长大,从小培养的潜意识就是积极阳光的。相反孩子在一个长期矛盾重重的家庭里长大,往往容易性格偏激,遇事总是偏向于黑暗面。

父母爱孩子,孩子就会学会怎么爱别人,并且也只有ta学会怎么爱别人,未来才会有更多的人爱ta,ta的一生都会在温暖互助中走过,这是父母留给孩子最伟大的财富。

3. 父母以爱之名,也要讲道理

有的家长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无论自己的孩子多么无理,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对的。这叫爱吗?这种“爱”只是满足了父母尽情挥洒母爱、父爱的“需求”,对孩子的长期发展却是不利的。或许有的父母会认为自己可以护子一生,可是孩子的一生里不只有父母,ta必定会遇见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

另一个现状却是家长过度严格要求孩子,无论自己孩子做的对错好坏,都是一味地否定指责。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时候甚至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然后把正确的道理、价值观清楚明白的讲给孩子听。最好是等到孩子渴望我们讲一些东西的时候,家长再把道理点出来,而不是以一种盛气凌人、指责打骂的姿态强加给孩子。应该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才会主动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这个时候一个道理说明白,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很多父母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来,这不是父母的内涵。在看到自己孩子优缺点的时候,做父母的都不要立即就反应出来。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孩子需要空间去自己成长,父母随意而过多的评价,往往使孩子丧失内在的动力,而更多在意父母的反应。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父母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急躁又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就是父母无法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父母情绪的包容,要么变得谨小慎微,要么对抗性强,亲子关系难以顺畅。

4. 父母的意见要统一,孩子才能分清对错。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5. 父母要学会鼓励孩子

任何一种鼓励都会对人产生这样一种正面的效果。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不仅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还会成为他们愿意努力的一种推动力。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

可能我们经常都会发现,有些孩子笑容特别甜蜜,他们性情开朗,热情、阳光,愿意与人交往,即便有时受到一些挫折,他们也能很快就忘记这些挫折,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多大的伤害。这样的孩子,不由自主就会让人觉得他是来自一个充满爱与鼓励的家庭,他一定得到过特别多的鼓励。

6. 父母的焦虑不要传递给孩子

就以现在普遍的家长焦虑——担忧孩子成绩 为例:往往孩子成绩出现问题,父母先急了。但其实对孩子而言,出现学习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干扰源。也就是说,孩子内在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才是最可怕的事。家长必须拥有情绪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静下来,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要求。“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无法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状态,你读任何教育理念都是无效的。因为不能内化和沉淀,你就无法拥有实施教育的资本,无法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己家庭里去实现。

记得小时候,我们都会写作文《我爱妈妈》、《父爱如山》,文笔稚嫩,却字字真挚。不知何时,我们已为人父母,方知为人父母之不易。瑾以此文与天下父母共勉,望子成龙,望子成龙!

做父母,说不去做

相关文章

  • 做父母,说不去做

    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恨不得给孩子最好的东西。“爱之深,责之切”大概是天下父母都有的心理,不同的是怎么教育孩子。 有一...

  • 做父母的也要经常自我反省

    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是说:按我说的去做,很少会去说:照我做的去做。 大人教育孩子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可是有的父母经常...

  • 做不吼叫父母

    中午下班回家,还在楼梯间就听到婆婆在吼叫两岁多的小宝贝:“慕慕,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一天到晚就会哭!不要再哭了。”我...

  • 当孩子说“不”,智慧父母选择这样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许有不少父母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孩子会经常说“不”、“我不”、“我就不”等...

  • 想要孩子优秀,忍住三件事

    1 忍住不催 有人说,做父母的哪个不操心孩子的事情,但是做父母的不能事事替孩子做主,如果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主,以后也...

  • 《教养的迷思》我是谁 你是谁

    大自然让我们愉快地去做她想让我们做的事情,如果为人父母是个苦差事的话,你认为黑猩猩回去做吗?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

  • 有远见的父母都“逼”孩子做这些事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有些事情,父母要是不逼着孩子去做的话,孩子是不会自己主动去做的。讲真的,作为过来...

  • 一致性沟通

    7/12~《心理营养》 学习一致性沟通,学习对父母说“不”。 对父母说“不”的能力,首先需要我们有勇气做第一次。其...

  • 儿童阅读28:8-11岁孩子的自主阅读

    “照我做的去做,”而不是“照我说的去做”被这句话深深的感染着,是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

  • 你有拖延症吗?---班级学经典《弟子规》6

    今天学习"父母命,行勿懒"这一句。 这句话是说,父母让你做一些小任务,又马上去做,别拖延。 有人认为这是封建糟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父母,说不去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xy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