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从认识到结婚不算很多话题,其实也挺“无聊”(我觉得没什么有趣的话题聊)。我最喜欢的是那些甜到掉渣的甜言蜜语,老公是拒绝“甜食”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存甜罐”很匮乏。
由于我俩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一直被老人照顾得很好,嘘寒问暖,“今天吃了没?你饿了吗?”等塑料对话也不多。这些统一由婆婆负责问。
命令式的钢铁对话也很少,我比较压抑自己的“怒”,一般会用假温柔的面具相待,保持“好妻子”形象。老公是温柔的底子,从他们母子的相处可以看出来老公的童年大部分是被温柔地对待,所以他几乎没有吼着指责我或者命令我。
回想起来以前真是有点严重,蜜汁对话、钢铁对话、塑料对话都很少。我们到底用什么方式沟通啊?在家里多半是各做各的事,塑料对话还是占主导吧,交代日常生活的“官方语言”。
追溯起来我们之间最有感觉的是聊他小时候的事情,从儿时到读书,他的体验感很强,能记住很多细节,从他嘴里讲出来的童年故事特别有趣,又耐人寻味,原来老公吸引我的还有这一点。
一起看电影也是我们的“爱语”,从电影里能导出我们认识前各自的生活经历,展开话题。自我成长以后,自我参加慧爱读书会,自我读《庄子》,自我看新闻,和儿子聊新闻,自我喜欢爬山后……感觉话题越来越“有聊”。
最近看了《流浪地球》,看完后还找了一个甜品店坐下来聊观后感,他推荐了两篇关于这部戏的影评,花絮,制作幕后的采访文章给我看。
他说写得比较好,建议我好好看下,我看了确实收获不少呢。收获的是别人写文章时候的格局和幽默感,正合我意,为写文案积攒了素材。我夸老公怎么那么会挑文章分享给我,确实有用。
亲子共闻后让我进一步体会唐老师说的:不仅是亲子间的交流要升级接近心灵之交,夫妻之间更是要实现这种升级。
每天老公必回看当天的新闻,他喜欢看新闻。我呢在新闻时段就是“特快列车”,在家里刷刷刷地走来走去,不屑一顾。心想要听课,要写作业,要看群,要陪孩子,哪有时间停下来看新闻等等。
这是我不想走出舒适区大大的借口啊!差点错过了那么好的深度谈话机会。
后来参加了亲子共闻活动尝到甜头了,老公特别支持,偶尔还主动和儿子聊。我不懂的新闻去请教他更是无缝对接上了他的口味,老公不会长篇大论地说,简洁表达他的观点,却听得出他很投入和喜悦地表达,眼睛里还有光。
前两天一起看到华为的新闻,老公表达的满是爱国情怀,说以后不买苹果,不买美国车,不用美国的东西等等等。
我听着能从中了解到他的想法,哦,原来老公是这样想的,原来他有这种感受。
那个当下我心里还有一个评判的声音“格局那么小,因为这样否定一切”,和以往不一样的是我没有跟这念头跑,情绪波动了一点,继续用意志保持“不动”,脸上带着笑去听。
如果当下我跟了评判的念头和情绪走,被它驾奴了,我的脸肯定是僵化的笑容,而不会柔和轻松,和老公之间的链接不会产生愉悦感。
我想在陪看新闻这一段让我练习了“目中有人”。
很多时候我听到和我学习理念或者修行方向不同的声音时,心里会暗暗升起一把傲慢的刀,任意割断别人的话,等于切断了链接。过度地深陷“自我”,“目中无人”了。还会随情绪念头走,心起伏不定。
心不定是无法看到事情的全貌,各种评判跑出来,更收窄了自己的视野。
现在有点理解王老师说到的“观”,目前我的体验是事情发生的时候看见自己,看见对方,我不动,让此情此景发生。尽可能体验在那个当下的所有感受到的东西,让它们流动,我像元神出窍地魂站在一旁观察。
上面说起老公从不哆嗦,正和我相反,我说起一个事情很哆嗦。时间不多或者他很累的时候会打住我,说:请说重点。
时间充足,他精神比较好的时候是很会倾听的老公。写到这突然发现感动的点,能遇上倾听型的老公真幸运,恰恰我表达哆嗦,而且是长篇小说版,也没有被嫌弃,哈哈。
感谢成长,让我们夫妻间不再“无聊”。很多时候是我没有敞开心扉,我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往事,也很少和老公聊,这是我的功课。我也没什么体验感,对做过的事一溜烟而过,感受不深刻,容易忘记。
从今后随着写作成长的积累,锻炼感受体验的能力,和老公的沟通多从感受出发,表达观点,多听,继续体验“和而不同”,按住心。试着多聊自己的见闻,交流看法。
说起见闻,老公知道的比我多,我算是不怎么主动链接社会新信息的人。他是知道很多热点,流行,最近的电影,书,玩意儿。
像在群里老师分享的书老公会知道一些,惊讶我居然有而且在看。我突然感到彼此的心拉近了距离,我们在书这一块有交汇点。由此看来当年他说我“不读书,不看报”不是开玩笑,而是真情实感地表达,我却自以为是地完美忽略。
我今天和朋友聊天后有一段碎片思考:走在夫妻关系修行路上的夫妻,表面看来也许和市面上的夫妻不会有太大区别,还会看到修了也会吵架、意见不统一、闹矛盾等等。作为在体验中的我明白这就是生活,无需割舍的真实性。我们修的是夫妻交往质量上的提升,感情基础牢固风吹雨打都能成为加固关系的肥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