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3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这里说的阅读是广义上的阅读,包括读书,当然也包括你每天手机上的各种网上阅读,新闻也好、专栏也罢,甚至是微博微信。
当然,网络上大量阅读其实是容易的,八卦新闻、微博段子,甚至是公众号文章。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大概也就两千多个,这个不难,所以只要大部分的字都认识即可进行阅读。小到几岁的孩子都能完成,更不要说成年人。
但是前面提到的读书或者专栏论文类的文章就不那么容易阅读了。
到底难在哪,同样都是每个字都认识,但是很多时候把这些认识的字连起来就读不懂了。
归根结底是,这些文字所传达的信息你是否能理解才是阅读的本质。
五四运动倡导的白话文写作和今天互联网倡导的口语化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的都是降低阅读门槛,文字传递出来的信息能被更广泛的接受,这是这些文字组合起来的意义所在。否则和一堆垃圾没什么两样。
和书本阅读相比,现代人更喜欢阅读网上的碎片化信息,比如微博、朋友圈这种。
之所以能被广泛接受正是因为读者只需要花极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人的本性是懒惰的。
书本阅读方式太难了,即便这本书使用口语化的写作方式,也很少能被人所接受。
一本书少则10万字,多则几十万字,要想把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搞明白需要把整本书读完才行。这要阅读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快的要几个小时,慢的可能要几天。
很多人在心理上就已经拒之门外,都知道读书时好事,但就是做不到。宁可去微博上。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在互联网这个放大器上更加明显。人们获取书本的渠道更加便利,书本更加便宜了,但大部分人的读书量却并没有增加,即便包含囫囵吞枣的那种,国内更是重灾区。
据统计国内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到5本,这和欧美以及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动则十几本的年阅读量存在巨大差距。
而国内的统计是包含了中小学教材的,也就是说,成年人的阅读量更小,大部分人每年的阅读量可能不到一本。
我不想拿出铁证一般的数据出来了,你若有兴趣,这种数据网上很容易获得。但我猜没多少人真的会去找这些数据。
但我想,未来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
在物质越发富足的国内,精神上的追求会越来越多,国内盗版环境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有助于推动更多的好书会出来,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为这些文字买单,才能激励更多的作者写出好的书。这料将是个缓慢上升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你每年读几本书呢?
「 题图 By Sticker Mule 」
推荐:关于写字这件小事「二」
上文:从移动资费降低30%说起
本文由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我在知识星球「joojen和他的朋友们」记录每天的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18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回复「知识星球」了解详情。
网友评论
我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