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气虚的人,一到了春天感觉自己连大声说话都难,唱歌更是上气不接下气。气虚的朋友非常适合在平日慢慢进补。在此,小秋给大家推荐一个清代美食家袁枚所著《随园食单》中的方子——黄芪蒸鸡。
据《随园食单·羽族单·黄芪蒸鸡治疗》记载:取童鸡未曾生蛋者杀之,不见水,取出肚脏,塞黄芪一两,架箸放锅内蒸之,四面封口,熟时取出。卤浓而鲜,可疗弱症。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袁枚提供的方子非常简单,只用到了童子鸡和黄芪,做法也非常方便,上锅蒸就可以了。其中的“可疗弱症”,说的就是气血虚弱。因此,这道汤非常适合气虚的人食用。
食材:童子鸡1只、黄芪(生黄芪)30克、葱、生姜少许。
做法:
1、姜去皮后切片,皮留下待用。
2、黄芪洗净,童子鸡加入姜皮绰水。
3、焯好后把鸡捞出,把清洗干净的黄芪装入鸡的腹内。
4、然后用牙签封好鸡腹部的口。
5、撒上葱姜蒸鸡。
6、大火烧开后,蒸40分钟即可。
叮嘱:痰湿体质之人要先清理掉痰湿再进补。
黄芪蒸鸡,补气双骄
本方来自于罗大伦老师的《罗大伦教你四季食疗》,他是一位读《金刚经》和《道德经》年轻中医,我非常喜欢他。因为中医的基础是情志,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情绪。一个人心情好,毛病自然就少,所以情绪管理着你的健康。关于这个话题,我今后可能会开一个专题来讲,今天先说吃的事情,我们来看罗老师的解读。
方子中的黄芪,补气的力道绵长,非常适合做成药膳,徐徐进补。其性味甘、微温,可以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对气虚乏力、大气下陷,尤其是肺气虚弱、咳喘气短之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这是中医的说法,简单讲就是气虚气喘,没力气都可以用这个方子。
气和血是互生的,黄芪在补气的同时还可以养血——补气以行血,所以气血两亏、面色萎黄的人,非常适合用黄芪进补。在肉类中,鸡肉也是补气的好手,其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适合平素体质虚劳羸弱或者病后体虚的人服用。
在前面我们看到了,袁枚的黄芪蒸鸡用到的食材就只有童子鸡和黄芪,没有用其他任何调味料,所以这次我们也只加了一些葱姜,可以给鸡肉多添一丝滋味,提升温阳的效果,但鸡肉总体仍然保持着本身的鲜美甘润,还夹带着黄芪的药香气。
看到这里时,我发现这道菜居然是没有加料酒和调味料的,如果不太适应的朋友可以加入少许。当然,如果本身口味清淡的朋友,倒真的可以试试不加盐,味道如何请记得告诉我。毕竟,我目前也没有试过这道菜,哈哈哈!
不过,春天到了,我准备近期就安排,你们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