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平安夜和圣诞节,我们老家全面禁止过洋节,小学生中学生紧急召开家长会,教育家长,不要让小朋友过洋节。大学生全部集体开班会,平安夜那天晚上,在教室里坐到晚上10点,然后再回寝室休息。
因此我的朋友圈里一片斐然,大家都在愤怒抗议抱怨:这个样子,太过矫枉过正,中华文化要塑造他自己的文化自信,不能以排斥抵制外来文化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
这个话题我也和爸爸争论过,他觉得这样子没有什么不对。因为以往平安夜的时候,我们老家等年轻人们太过狂欢,太过于放肆,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混乱。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只知圣诞节平安夜却不知很多其他中国传统节日。
而我当时和爸爸说的是,我觉得这样子做是不对的,我觉得中华文化,现在需要走向世界,需要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但是,如果中华文化想要走向世界,那么和世界的文化应该如何融合,如何进行选择,是中华文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一味的抵制外来文化排斥,甚至说是用政治的手段去禁止小朋友们过洋节,我觉得并非是一个正确的做法。
可能因为我们这一代并没有被这样教育,处在社会转型的这个时期,我们就是那最无法管教的一个时代的青年。因此我们不服,因此我们会抗议。
可能最终是正确还是不正确,需要等待时间去检验吧。
想到这些,是因为去了湖南省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看到很多很多中国古代璀璨的文化珍宝。我去了解了从人类的起源,一点一点的发展成熟到整个社会,逐渐走向正轨,文化一步一步的形成的历史。我会深切的感觉到中华文化5000年,源远流长。
在那里有南阳打捞出来的黑船的上的瓷器,是在宋朝的时候,中国湖南长沙窑所出。那些精美瓷器背后的壁画上,还列出来很多别的东西——那些是现在被其他国家所收藏的,中国古代的精美艺术品。
还有是一个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广场,向我们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录像。两边流动播放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湖南人民。
看到这些,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角突然湿润。有内心里有一种想要哭的感觉,没有办法抑制。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似乎突然懂得,我们被教会了什么。
虽然说是洗脑,虽然说现在在我们已经成长的这一代看来,对小学生实施禁止过洋节教育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但实际上,在外来文化盛行,中华文化式微这个局面下,我们的确需要去做些什么了。我们这一代已经成年的人可能很难被改变,那么有针对性的对小学生教育无疑是行之有效的。等到小学生长大之后,社会的风向就会发生转变。大家就不会再那么的去狂欢,去肆意地庆祝西方的节日。
我们的成长必然要和这个社会接轨,必然要带着这个时代的烙印。就像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因其轻柔,在这个社会的风向里,随波逐流,东倒西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大势之趋,无法抗拒。不要愤世嫉俗,无所作为。
在我小时候所上的历史课,政治课教育课,思想课上,肯定也被教过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怎样的,人类是如何发展 我们的历史演变进程,还有新中国成立前哪些曲折和最后成立,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然后我们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并且在我们的心里慢慢的凝结,塑造成我们肉体内的人之精魂。
所以看到中华文化瑰宝,却流传海外,看到新中国终于成立,想起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痛苦的波折,我会不由自主想哭。
这可能就是我们被教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