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启超,中华书局,2011年9月第1版。
P36、一九六一年周,同先生主编大学文科教材《中国历史文选》,便强调《清儒》实为近代论清学史的首出名篇,应为大学历史系学生必读,坚持予以选入。
P41、人们常常用效应作为判断学者资质的尺度,却往往忽视历史学家的才学识的增长过程。
P自序1、其在我国,自秦以后,确能称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已。
P自序2、佛说一切流转相,例分四期,曰:生、住、异、灭。思潮,之流转也正然,例分四期:一、启蒙期(生),二、全盛期(住),三、蛻分期(异),四、衰弱期(灭)。
P自序16、《四库全书》“日知录提要”云:“炎武学有本原,博瞻而能贯通。每一事必祥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抵牾者少。”此语最能传炎武治学法门。
P自序19、汪中尝拟为《国朝六儒颂》,其人则昆山顾炎武、德清胡渭、宣城梅文鼎、太原阎若璩、元和惠栋、休宁戴震也。
P自序26、黄宗羲曰:“读书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大抵清代经学之祖推炎武,其史学之祖当推宗羲。
P自序27、清代史学极盛于浙,鄞县万斯同最称首出。
P自序34、质而言之,为做事故求学问,做事即是学问,舍做事外别无学问,此元(颜元)之根本主义也。
P自序42、南人明敏多条理,故向著作方面发展。北人朴悫坚卓,故向力行方面发展。
P自序66、吾尝研察其(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治学方法:第一曰注意、第二曰虚己、第三曰立说、第四曰搜证、第五曰断案、第六曰推论。
P自序70、喜专治一业,为“窄而深”的研究;文体贵朴实简潔,最忌“言有枝叶”。
P自序73、清学自当以经学为中坚。清初诸师皆治史学,欲以为经世之用。黄宗羲始著《明儒学案》,为史学之祖。
P自序92、夫吾固屡言之矣,清儒之治学,纯用归纳法,纯用科学精神。此法此精神,果用何种程序始能表现耶?第一步,必先留心观察事物,觑出某点某点有应特别注意之价值;第二步,既注意于一事项,则凡与此事项同类者或相关系者,皆罗列比较以研究之;第三步,比较研究的结果,立出自己一种意见;第四步,根据此意见,更从正面旁面反面博求证据,证据备则泐为定说,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兄今世一切科学之成立,皆循此步骤,而清考证家之每立一说,亦必循此步骤也。
P自序94、清儒既不喜效宋明人聚徒讲学,又非如今之欧美有种种学会学校为聚集讲习之所,则其交换知识之机会,自不免缺乏。其赖以补之者,则函札也。
P自序94、清学皆宗炎武,文亦宗之。其所奉为信条者,一曰不俗,二曰不古,三曰不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