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无知之幕

作者: 若亦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22:46 被阅读0次

约翰·罗尔斯,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甚至可以不加之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罗尔斯“几乎以一人之力,复活了政治和道德哲学”。

1971年罗尔斯发表《正义论》,正文开篇第一句话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

《正义论》要探讨的就是正义的社会制度,这个问题有多重要?罗尔斯又得出了什么结论?这本书有600多页,理论性极强,我不打算照本宣科来说,那么我们就换一种方式,从一个故事开始,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怎么分蛋糕。

若亦书

你参加一个生日聚会,聚会上当然要吃蛋糕啦,那么蛋糕要怎么分才公平?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平均分,而且你肯定知道,要让切蛋糕的人要最后选,这样才能分得最平均。

但有人反对,说每个人胃口大小不一样,应该按照需求来分才合理吧?

又有人说,蛋糕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自己做的呀,应该按照做蛋糕的贡献大小来分配,这才公平。

马上就有人不同意了,他说,我没参加做蛋糕,可是整个聚会都是我张罗的,今天最辛苦的人就是我了,你们不觉得应该按照努力辛苦的程度来分配吗?

这时,寿星终于忍不住了:今天是我过生日好么,分蛋糕为什么不是我说了算啊?

你说,一个蛋糕而已,何至于这样?

若亦书

一个蛋糕当然不至于,但如果这不是一场聚会,而是我们共同的社会生活;要分配的也不是蛋糕,而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是上大学的机会,是住房、就业、医疗的待遇,还有公共政策和生活方式的决定权,那又会怎么样?

那这个“蛋糕”到底怎么分,才是公平的?

罗尔斯先指出分蛋糕的问题,难点究竟是什么,然后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

罗尔斯会说,你们每个人的意见都有些道理,也都很难反驳,所以会有分歧。但你仔细想想,分歧到底是哪来的呢?是因为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偏好,这样一直辩论下去,也不能化解分歧。如果要找出一个真正公平的方案,那大家必须放弃所有偏见,一起来讨论,签订一个契约。

这是有多天真,怎么可能让大家都不带任何偏见?

若亦书

罗尔斯提出了一个天才性的构想。他化身成一个发明家,拿出一件神器,是一道大幕布,名字叫做“无知之幕”。

很简单,你站到无知之幕的后面,就看不见自己了。不仅看不见,而且忘记了自己的一切个人特征,不管是种族、性别、身体素质,还是年龄、智力、家庭背景,或者职业、财产、宗教信仰,全都不记得了。

不过,你只是对自己的特点一无所知,其他方面完好无缺,你有正常的理性能力,也知道要对自己好,知道怎么盘算才对自己最有利。你也知道一个人要正常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了解衣食住行和文化政治生活的基本状况。简而言之,你只是忘记了“自己是谁”。

站到了无知之幕后面位置的人,罗尔斯把这个位置叫做“原初位置”。在原初位置,大家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来签订一个契约。

这个契约不只是为了分蛋糕,而是确立一套分配原则,用它来决定如何分配收益和责任的社会基本结构。其实,这个契约就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在一起的规范原则。

那么,站在无知之幕背后的人们,最终会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契约?

若亦书

第一条正义原则:平等的自由

在《正义论》这本书里,罗尔斯用详细而严密的推理,考虑了各种不同的选项,得出了契约的基本内容。他六万多字的论证,最后得出来的关键原则,主要就是两条。

第一条原则,叫做“平等的自由”原则,就是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一系列基本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拥有个人财产的自由等等。

这个原则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在无知之幕后面,大家最关心的事是什么呢?就是签订了这个契约之后,揭开了无知之幕,这个契约会不会让我活得很惨?因为你是理性而自利的人,最重要的计算就是规避风险。

这样一来,第一个原则就很好理解了。比如,你肯定不会同意搞奴隶制,要是无知之幕一揭开,你碰巧是个奴隶,那就惨了。同样,你也不愿意说,把基督教定成国教吧,因为无知之幕揭开后,万一你是个伊斯兰教徒,那就对你很不利。

所以,为了确保自己特定的生活目标和方式不会低人一等,无知之幕后的人都会同意要保障每个人平等的基本自由。这就是第一条“平等的自由”原则。

若亦书

第二条正义原则: “公平的机会平等”和“差异原则”

第二条原则,稍微复杂一些,内容是关于社会经济的分配原则。

罗尔斯得出的结论是,默认的选项就是应当完全平等分配。但他做了重要的补充,我们能够接受某些不平等分配,但必须满足两项限制条件。

第一项限制是,相关的职位和工作必须在“公平的机会平等”前提下,向所有人开放。直白地说,你要是说CEO应该多赚钱,那前提是,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成为CEO。

罗尔斯说的“公平的机会平等”,要比一般的机会平等条件更严格。比如,大家想做公务员,机会平等就是大家去参加公务员选拔考试,然后择优录取。这不就满足了机会平等的要求吗?

若亦书

但罗尔斯认为,这还不够公平。为什么呢?因为考生的背景差异太大了,比如家庭出身、居住地点、教育资源甚至身体状况等等差异,这些都会影响考试的结果。而且关键在于,其中有很多因素,是你自己无法控制的。罗尔斯认为,如果让这些自己无法掌控的因素,影响了你的处境和命运,那仍然算不上公平。

换句话说,公务员考试设置了一条平等的起跑线,这是普通的机会平等。但仔细一想你就会发现,这条起跑线根本不是平的,它其实是前一场赛跑的终点,已经有人在你前面,有人在你后面了。

罗尔斯要求,要从最早的比赛开始就设置尽可能平等的起跑线,这样才能满足“公平的机会平等”这个限制条件。

若亦书

不管起跑线再怎么拉平,竞争的结果总会有输赢。你在无知之幕背后,根本不能确定你会赢,你可能会输,而且输得很惨,是最后一名,那该怎么办呢?你怎么来规避这个风险呢?

可是竞争的条件已经那么公平了,那输了只能怪自己啊!罗尔斯不同意。他认为,造成社会不平等最深刻的原因,并不是自由竞争,而是人们的天赋差异,以及家庭背景和社会阶级地位的差异。把起跑线拉得再平,也无法消除天赋的差异。

比如你可能先天残疾,可能先天智力不高,也可能天性就不适应激烈的竞争……这些天赋因素都是你是自己无法选择、无法控制的,但你却因此在竞争中失败了,那就活该受穷受苦吗?无知之幕背后的人们不会答应,因为揭开了无知之幕,自己完全有可能就属于天赋最差、最弱势的群体。

若亦书

所以,罗尔斯认为,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分配,还需要满足第二个限制条件,就是这种不平等,能够让处境最糟糕人改善状况。换句话说,竞争让胜利者获得了好处,不能平均分配,但需要分享一部分,用来改善处境最差的群体的状况。罗尔斯把这第二项限制条件,叫做“差异原则”。

总结:罗尔斯通过无知之幕的思想实验,推理出了一个正义的社会契约中最关键的两条原则。第一条原则是要保障平等的基本自由,第二条原则是,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分配,必须要满足两个限定条件,一个是公平的机会平等,一个是要满足差异原则。

最后我们可以一起做个思考:假如你站在无知之幕的后面,你最关心的事情会是什么,欢迎下方评论?

相关文章

  • 罗尔斯:无知之幕

    约翰·罗尔斯,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甚至可以不加之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罗尔斯“几乎以一人之力,复活了...

  • 无知之幕与认知失调

    无知之幕 在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无知之幕(Veil of ig...

  • 无知之幕——罗尔斯《正义论》

    洛克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财产所有权,他认为如果人们可以让财产保留给儿孙,那么他们在支配这些财产时更加能够讲究效率...

  • 谈罗尔斯的无知之幕

    哲学家罗尔斯的思想实验,如果你是天使,现在开始安排世上的富人和穷人,官员和平民,安排好把你随机投入人世间。这个天使...

  • 无知之幕

    无知之幕的概念出自罗尔斯先生的正义论。罗尔斯先生在在书中把(当时)既存的主导西方社会的正义理论分为两大类:1功利主...

  • 政治哲学两种无我:公意、无知之幕

    卢梭提出“公意”概念,而罗尔斯提出“无知之幕”概念,这两个概念在利益面前的共同态度都是“无我”。 卢梭的“公意”是...

  • 转念Ⅱ

    无知之幕 我们的大脑在转念之间,就能让现实世界的很多复杂矛盾云开雾散。在社会政治领域,也有一个精彩的例子——罗尔斯...

  • 真的有公平这件事吗?

    1971年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明确使用了“无知之幕”,这是一种理想的假设,只要我们谈论公平问题...

  • 追求公平的原因——无知之幕

    谈到公平正义,就必须讲罗尔斯的《正义论》,而其中无知之幕,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读书时,法理学老师还花了好几节课来...

  • 无知之幕

    著名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叫“无知之幕”。 假定你站在一块幕布后面,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尔斯:无知之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am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