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学《长物志》第38天

共学《长物志》第38天

作者: 顺其自然蕾 | 来源:发表于2022-06-14 17:18 被阅读0次

共学《长物志》第38天2022年6月14日

卷二《花木,木槿》

【题解】

与上一篇《松》对照阅读,能看出文震亨所承袭的文化积淀。他以“高贵”形容松树,却以“最贱”来说明木槿,对松树的种植介绍较为详细,居家用栝子松,土冈之上用山松,各有讲究;而认为木槿不过植于篱笆及野外而已,并将之从园林佳友中排除。

松树四季常青,木槿花朝开夕落;松树被赋予了坚贞、高洁等品格,木槿花则用以形容人心易变;历代文人对松树吟咏不绝,对木槿偶有吟咏,却贬多于褒。文震亨正是在历代文人吟咏的传统里做出了“高贵”与“最贱”的评价,松树与木槿身上投射了文人自身的心情与品格。然而松树与木槿不过以自己的天性存在于天地之间,与文人何干?常青固然可贵,朝开暮落不也是生生不息?耐寒让人生出敬意,朝夕之间的摇落不也让人心生怜惜?唐李商隐《槿花》诗曰:“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凄凄风露中,木槿花尽情地开放,黄昏时刻,却无奈地凋谢。易落的木槿花不正是红颜易老的隐喻?而四季轮转,木槿花还会在下一个朝阳升起的时刻吐露芬芳,三千宫女的红颜却永远地消逝在岁月的长河里。与人生的脆弱、短暂相比,木槿的生命又何其坚韧、长久。

【原文】

花中最贱,然古称“舜华”①,其名最远,又名“朝菌”。编篱野岸,不妨间植,必称林园佳友②,未之敢许也。

【注释】

①舜华:即木槿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秋开花,花钟形,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树皮和花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

②林园:即园林。

【译文】

木槿是花中最贱的品种,但古代称之为“舜华”,是最早的名称,又称“朝菌”。篱笆及野外的水边,不妨种一些,一定称它为园林佳友,我就不敢认同了。

卷二《花木,桂》

【题解】

文震亨此文不是讲桂树的各种习性,也没讲桂花的分类,而是在讲如何在桂花盛开的季节舒适优雅地享受桂树的芬芳。他主张在桂树丛中建一小亭,给小亭取一个脱俗的名字,躺在树下,花香四溢,或清谈,或小憩,以天地为庐,以桂花为食品,当然不可让俗人来打扰。

中秋前后,桂花绽放黄色或白色花朵,香气绝佳,有浓香,有清香。北周庾信《山中》诗曰:“涧暗泉偏冷,岩深桂绝香。”再幽深的地方,只要有桂花开放,香气便四处飘溢。因其浓香,用于食品,味道鲜香,有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宋虞俦chóu《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文震亨在桂花丛中建一亭,一边赏花,一边以花为食,浪漫、悠闲,怎是今天的我们所可奢望得到的享受?文震亨的这种享受本也就是将俗众拒之门外的。

【原文】

丛桂开时①,真称“香窟”②。宜辟地二亩,取各种并植,结亭其中,不得颜以“天香”“小山”等语③,更勿以他树杂之。树下地平如掌,洁不容唾,花落地,即取以充食品。

【注释】

①桂:即桂花,亦称木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秋季开花,极芳香,故又称“九里香”。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或用作食品、糖果等的调料。

②香窟:香之所生处。

③天香、小山:皆指桂树。天香,语见唐代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小山,语见南北朝庾信《枯树赋》曰:“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译文】

一丛丛的桂树开花时,真称得上是“香窟”。适合选地二亩,种上各种桂树,在里面建一亭子,不可取“天香”“小山”这类的名字,更不要杂种其他树种。树下收拾得像手掌一样平整,洁净得不容唾液溅落,桂花落到地上,就可用来作食品。

相关文章

  • 共学《长物志》第162.163.164.165

    共学《长物志》第162天2022年10月16日3 卷十二《香茗》 【题解】 本文为香、茗总论,文震亨大谈香、茗之益...

  • 共学《长物志》第117

    共学《长物志》第117天2022年9月1日 卷七《器具,花瓶》 【题解】 文震亨提到花瓶的两个用途:插花或供清玩。...

  • 共学《长物志》第126

    共学《长物志》第126天2022年9月10日 卷七《器具,墨》 【题解】 文震亨从质地、颜色、味道、声音、样式...

  • 共学《长物志》第127

    共学《长物志》第127天2022年9月11日 卷七《器具,纸》 【题解】 文震亨介绍了北纸、南纸,唐、宋、元、明各...

  • 共学《长物志》第116

    共学《长物志》第116天2022年8月31日 卷七《器具,瓢》 【题解】瓢是以老熟的葫芦对半剖开制成的舀水或盛酒器...

  • 共学《长物志》第114

    共学《长物志》第114天2022年8月29日 卷七《器具,香橼盘》 【题解】 作为山居生活的点缀,香橼以芳...

  • 共学《长物志》第115

    共学《长物志》第115天2022年8月30日 卷七《器具,麈》 【题解】 麈尘是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

  • 共学《长物志》第130

    共学《长物志》第130天2022年9月14日 卷七《器具,海论铜玉雕刻窑器》(1) 【题解】 本文是一篇鉴赏文章,...

  • 共学《长物志》第128

    共学《长物志》第128天2022年9月12日 卷七《器具,剑》【题解】在文震亨的时代,剑已失去实用功能,成为收藏品...

  • 共学《长物志》第129

    共学《长物志》第129天2022年9月13日! 卷七《器具,文具》 【题解】 古代文具蔚为大观,文震亨所谓的文具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学《长物志》第38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bz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