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信任管理」人际交往中的底层逻辑

「信任管理」人际交往中的底层逻辑

作者: 青贤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21:12 被阅读0次

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抱怨职场关系复杂,尤其是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很难搞。而且一说起领导,往往槽点会像弹幕一样飘满屏幕,例如:不会管理、不了解手下的价值、安排的工作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又或者,不听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总提莫名其妙的要求,等等。的确,现在随便从职场拉出一个人,90%都会对领导有或多或少的抱怨,而上述这些好像也都是领导身上的问题,但我要说的是,上下级之间的僵局绝不仅仅是领导能力问题,更在于上下级的信任缺失。

对,这里要说的就是领导也没安全感,如《三体》中的猜疑链所示,不同文明之间是很难相互信任的,人和人之间也一样。如果不是完全了解你的为人与能力,怎么可能做到像你对自己一样有信心。能力认知上有偏差、责任感判定上有犹疑、任务完成的信心上也存在着不确定,这样的关系之下必定存在内耗,充满着大量的试探、试错,甚至可能出现彼此不满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信任在组织中的作用,有了信任可以降低你们之间交往办事的门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大家都舒心。更有些人觉得自己体现出的能力、为公司带来的价值都摆在那,领导还不信任自己那一定是他没能力。别苛求别人给你信任,信任是非常脆弱的。

曾子大家都知道,贤明之人。当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姓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他的母亲非常相信他,仍旧织布,泰然自若。但等到先后来了三个人告诉她同样的事情,曾参母亲也扔下机杼,跳墙逃走了。想来世上有几个人的贤良能比得上曾参更让人信任,又有什么可靠的关系能胜过母子。所以对于脆弱的信任关系还是要有意识的维护的,可以的话还是不要放任自流得好。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建立信任?

·沃伦巴菲特——他认为评价一个人主要应该看的是“诚信”与“才智”

·信任问题专家,萨尼可·约尼——谈到过“个人信任”与“专业信任”的重要性

·道德理论说:“做正确的事”和“把正确的事情做好”

我们可以看到,总体来说建立与人联系中的信任关系可以从品德和才能两方面出发。

其一,品德。一个表里如一,始终表现出真诚、忠厚的人,比习惯于偷奸耍滑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如果两个人之间的目标一致,或者动机不发生冲突同样会在信任建立上获得优势。

其二,才能,一个忠厚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某项工作,那他一样不会被授予信任。而能力最好的体现就是成果,不断地承诺并一次次达成,成果会成为你值得信任的最好证明。

所以说一个人想建立自己信任度可以从品德、才能的两个方面所呈现的四个触点入手。即为坦诚、动机、能力、成果。当然除了以上的四点外,最重要的还是信任管理的意识。保持衡量自己与他人的信任关系的敏感,在可能出现信任裂痕的地方以坦诚的心态及时沟通,才能将信任长久的维护下去,获得信任红利。

至于这四点如何做到,这里就以战国时甘茂与秦王的一则老故事,展开一个信任构建的基础单元,一起来看古人在信任管理中的智慧。

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令向寿还,谓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王迎甘茂于息壤而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反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弗听也,请与子盟。”乃盟于息壤。秋,甘茂、长封帅师伐宜阳。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公仲侈入谢于秦以请平。

——《资治通鉴》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彼时秦武王想要建功立业,而甘茂能洞悉老板的目的主动请缨,又在可能的信任危机面前提前预防,最终以成果赢得信任。可以说是标准的信任管理范例,那我们就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实现。

第一步:老板的目标就是你的动机

故事的开端是秦武王想要问鼎中原,建立不世的霸业。所以他就问两位丞相樗里疾和甘茂,说:“寡人想要前去洛阳看看周朝宗室的九鼎祭器,只要见到了就死而无憾了。但路上必须途径韩国宜阳,你们说怎么办。”

官拜丞相的人,当然有能力洞悉老板的想法“秦武王想打宜阳”已经在两位丞相脑子里敲响了警钟。但此时右丞相樗里疾是不赞成攻打宜阳的,因为韩国的宜阳城不仅兵强马壮、城池坚固,而且距离甚远,很难攻下,异地作战若有其他变故更是得不偿失。但甘茂立马提出了攻打的可能性,说道:“攻打宜阳,必须要争取魏国,如果与魏国联手,那么宜阳必定是囊中之物。”故此,甘茂主动请缨,游说魏国并带兵攻打宜阳。

秦武王当然非常高兴,对甘茂赞赏有加。换句话说,哪个领导会喜欢给自己泼冷水的下属,而对永远有办法实现目标的下属当然会另眼相看。老板的目标就是你的动机,甘茂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就靠着动机实现了。

第二步:能力才是话语权,专业信任也很重要

当然,也有事人嘴上花言巧语,对领导溜须拍马,什么事都敢应承,但却没能力做到的。这种人多半可能会成为领导的酒搭子,但领导却不可能把重要的事交给你。所以甘茂建立信任的第二步就是展现自己的能力。秦王派甘茂去约定魏国共同进攻韩国,甘茂到了魏国没多久就传话回来,说魏国同意了。也就是说他顺利的完成了游说的工作,并及时给到老板反馈。这就是能力的展现,不光能做到,还得让领导知道你做的进度,这样他才能安心。你也可以用专业的能力赢得更多的尊重。

符合老板心意再加上自身能力加持,故事讲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一般公司里混的好的都能做到这两点。但现在故事继续往下讲,就有点反常了。甘茂让人传话的说“魏国同意了”,但此处还有后半句,是“希望大王别打韩国”。说到这可能大家挺奇怪的,秦王派甘茂去魏的目的明确,甘茂也确实完成了游说的目的,这不是挺顺利的吗?按照我们正常人的逻辑,这时候就应该回来报告,然后领兵打仗去了。但是,不好意思,如果你这样做了,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我们继续看甘茂的第三步。

第三步:坦诚交流,打消顾虑

对于“希望大王别打韩国”的反常言论,甘茂给出的回答是:“我们要攻打的韩国宜陽是个大县,甚至应属郡一级。现在大王您下令出兵,面对多重险隘,不远千里,发兵进攻,短时间能攻下了是很困难的。一旦我长时间没有打下来,朝中必定有人为此事攻击我,而我带兵在外又不能辩解,大王一定会听信他们。那时攻宜陽前功尽弃,结果是大王您背弃了与魏王的约定,而我遭受韩国国相公仲侈的怨恨。”

这段对话里可以看出,甘茂对于出兵后的状况以及可能的信任危机已经有了预判,也就是说他对于信任管理非常敏感。可能有人会对此不以为意,认为这是建立在想象之上的一种可能而已。但事实上这种可能是一种必然。

曾经魏文侯时期任命乐羊为大将进攻中山国,三年才攻下。乐羊回来本应论功行赏,魏文侯却对他出示别人的指控书,多达一筐。魏文侯算得上是修明政治、爱惜人才之人,但在三年的时间之下也难免会对人有所猜忌,何况其他人。所以这类暗搓搓的闲言碎语甚至是政敌的明枪攻击,在你出不来成果的时间下会被无限放大,再强的信任也会被逐步瓦解。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遇过的雷点,就是好像一下子领导就不信任你了。这种变化看起来是不知不觉发生的,但其实都是必然的结果。当长时间的没有结果反馈,那么信任就开始变成犹疑,如果此时再有些质疑的言论,那原本的信任会演变成对你能力、甚至忠诚度的重新审视。信任很脆弱,所以我们要有信任管理的意识,在可能遇到的问题面前提前预防,用坦诚的心态说明自己的顾虑,绝大多数情况你的领导会给予理解。

在甘茂的故事中,秦王为了打消甘茂的鼓励就给了他一个保证,说“寡人弗听也,请与子盟”。秦王说:“我保证不听他们的。”所以二人在息壤结盟了。

后来甘茂率军进攻宜陽,果然和他的预判一样,过了五个月还没有攻克。这时候樗里子、公孙就像按照剧本走的一样,争相指责他,秦王便派人去召甘茂,仿佛忘了盟约一样,想罢兵回国。不过也不能怪秦武王,毕竟君王也顶不住赔钱、赔人还看不到希望。不过有了先前的预防,这时候甘茂只传话回来说:“息壤还在原来的地方。”秦武王恍然大悟,于是征发全部兵力去协助甘茂。

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是甘茂给秦王打过预防针的情况。可以试想一下,甘茂如若没有信任管理的敏感,一根筋的冲上去,五个月没有攻克韩国又将是什么下场。大概是兵败而归,从此声名一落千丈吧。

第四步:用成果夯实信任

再说一点,就是最后,甘茂率军杀死韩军六万人,攻陷宜阳,取得成功。虽然这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但还是要特地提出来一下,因为承诺与结果才是收尾相连的一组单元。不断的做出承诺,用能力解决外部问题,用坦诚解决内部嫌隙,最终达成好的结果,这才是信任建立的良性循环。

信任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不言而喻,哪怕不是工作中的关系,家庭中如果总是说到做不到,那么家庭成员间也容易离心离德。所以「信任是人际关系的最底层逻辑」,不妨把信任管理作为一种交往标准。而且做主动的一方也没什么,毕竟地球上的关系还不像刘慈欣笔下的宇宙观那样,在猜疑链与黑暗森林的作用下先伸手的人成为待宰羔羊,日常人际交往中先伸手并不会怎样,反而为高信任度的交流提供一种可能,那何不试试呢。


关注公众号【青贤时间】,一起聊历史,说现在,希望你也能从老故事里获得成长的力量。

公众号后台回复【信任】可领取史蒂芬·M·R·柯维《信任的速度》电子书~

【 青贤时间 】欢迎做客

相关文章

  • 「信任管理」人际交往中的底层逻辑

    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抱怨职场关系复杂,尤其是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很难搞。而且一说起领导,往往槽点会像弹幕一样飘满屏...

  • 信任的底层逻辑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什么速度能比得上获取别人信任的速度。”生活中,拥有信任的人往往更容易在工作领域获得成功,因为信...

  • centos7根分区扩容(挂载新磁盘)

    基本的逻辑卷管理概念: PV(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物理卷在逻辑卷管理中处于最底层,它可以是实...

  • 时间管理

    形式:任务管理; 实质:效率管理管理; 底层逻辑:生命管理。

  • 教你玩转朋友圈月入过万1

    互联网赚钱的底层逻辑=个人信任程度*被你影响的人数

  • 领导力的课程学习 - 1

    原理+底层逻辑=尊重与信任 如何做到尊重与信任? 1先写一个-田-字 它包括了我们人生中的所有哲理。 一个原理,也...

  • 绩效管理的底层逻辑

    宋朝时期,文官晋级主要凭资历,于是造成工作不分优劣,所有的人一起晋级加薪的局面,结果是冗员充斥,效率低下。有一些功...

  • 向上管理的底层逻辑

    我们都知道,在职场上,老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之间就决定了我们的钱包有多鼓,以及我们升职加薪的人...

  • 今天,你被带节奏了吗?

    最近,底层逻辑一词火爆大街小巷,不管在知识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被多次提及,从商业管理的底层逻辑,到小学数学的底层逻...

  • 端银朋友圈特训营+155超全+第五次作业

    成交路径: 刷到—兴趣—了解—信任—成交 1 底层逻辑:卖自己 按照一周内容规划去实行,打造人设,形成信任,最后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任管理」人际交往中的底层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he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