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炒黄豆芽是日常餐桌上一道再普通不过的菜肴,但是每每看到它总能勾起我的一段回忆。
上高中的时候,大多数同学是带饭的,到了中午都去食堂把热好的饭盒拿回教室,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中一个叫红梅的女生几乎每天都带素炒黄豆芽,她家原籍苏州,妈妈做的菜口味清淡,颜色清丽,就是一道平常的素炒黄豆芽看上去也是鲜嫩悦目,闻着有一股淡淡的甜香……我尝了,确实清香可口,别有一番风味。那个年代,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尤其到了冬天,蔬菜品种很少,主要是大白菜,萝卜,土豆,大葱等,所以黄豆芽虽然还算易得,但也是比较新鲜的花样了。于是她就把便当和我的交换,说都换换口味。我们家是山东人,奶奶虽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但还是保持着山东的饮食习惯,主要吃包子,饺子等面食。馅料当然以白菜,萝卜为主。在我家这是再家常不过的饮食,但是其他人家因为没有时间或不擅长做面食,吃顿馅儿还是很难得的。所以红梅对我的包子赞不绝口,引得其他同学也来品尝,都大呼好吃。抢着预订,嘱咐我第二天还要带来。反正奶奶每天不是蒸包子,就是包饺子,这对我再容易不过了,自然欣然应允。
此后,我的包子饺子成了热门食品,每天都可以交换到不同同学的不同饭食,一时间,大家尝到了馅食美味,我也尽情享用到各色炒菜,各得其所,不亦乐乎。除了红梅的黄豆芽我吃得最多,其次就是冉的清蒸鲈鱼了。冉的妈妈在国外工作,家里有个小阿姨照顾他们父子三人的生活。小阿姨年轻,厨艺也不是很精湛,总会挑些简单易操作的菜品来做,清蒸鲈鱼便符合这个要求。所以她的便当隔天便会有半条鲈鱼。她最爱吃我的萝卜馅包子,而且卞萝卜最好,于是有萝卜包子的中午,我的午饭便是清蒸鲈鱼了。有一次寒假,她请我去家里做客,小阿姨做了炸酱面招待我,我出于礼貌盛赞了一番。自从我夸奖了炸酱面,小阿姨天天做炸酱面,还打听我何时再去。由此我不敢再去了,我们聚会大都躲过饭点要么就逃去外面解决。
那时小叔上班也是每天带饭,包子饺子居多,有点腻烦了。我便把和同学换菜的妙法告诉他,他如法炮制,在单位的午饭也丰富多样起来。于是我们回家鼓励奶奶变换馅料蒸包子,奶奶还奇怪原先总提议要吃米饭的我们怎么转性了,我神秘答,好多人爱吃您的包子呢。
我们学校与北空近邻,每逢春天,空军奉命在黄河纬度低流向纬度高的结冰河段炸冰,疏通河道,总会收获很多黄河大鲤鱼,一筐筐送到我们学校,那段时间教工食堂便几乎每天都有红烧鲤鱼了。同学们怂恿我找班主任老师要鱼来吃,我便拿了包子去换。梁老师知道我们淘气又嘴馋,午饭时间就站在教工食堂和学生食堂分割的小窗口轻轻叫我,我抱着大小饭盒跑过去,盆满钵满地回来,大家欢天喜地,大快朵颐。
多年过去了,那些快乐的时光悄然而逝,而那些幸福的记忆却好像素炒黄豆芽的清香,萦绕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