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议七夕

作者: 亞眠 | 来源:发表于2024-08-12 11:09 被阅读0次

今年七夕,我倚声填写《浣溪沙》三首。没有什么非写不可的理由,可我还是写了。我把这种情形喻之为填充,因为我的生命是空虚不实的,像一个装满细沙的沙漏,缓缓流失中得不停地添加沙子。这就是填充。当然这也是一种抵抗,用这种填词游戏来抵抗那些无休止侵蚀、伤害、侮辱、欺凌我生命的时间、厄运、强权、恶行……

一位叫无痕的朋友读了我的三首关于七夕的《浣溪沙》后说,“古今写七夕上佳者不多。先生例外。”我把无痕先生的“例外”之说解读成一种对我的褒扬和鼓励。有道是“例外例外,不好不坏”。此为戏言。

客观说,古人写七夕的佳作是有的,但被我们记住的确实不多。又或许还有我们没读到的,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

我一直以为杜牧的《秋夕》是写七夕最好的作品。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四句两段,均是一静一动写法。银烛秋光,属静。轻罗小扇,属动;天阶夜色,为静,卧看牵牛,为动。释义为,烛光映照着画屏,有些幽冷,因为是秋天了。女主人不耐幽冷之境,乃持轻罗小扇跑到外面扑捉流萤。一番戏耍,有点累了,便慵懒地躺在卧榻上(要么她的窗户很大,卧榻紧靠窗户放置;要么这卧榻是放置在廊檐的木制或竹制贵妃榻,设为日常休闲所用),仰望着夜空。碧落青天,长街寂寂,牛郎织女,星分翼轸,一派空阔清华。

或谓,此诗题为秋夕,而非七夕。否则不会写牛、女二星分峙。言下之意是,如果是七夕,二星当合而如一。不能说这样解释全无道理。问题是诗中并没说牛女二星分峙,而是说女主卧看二星。事实上,无论哪天,牛女二星都不会合而如一。但是,这首《秋夕》还真不一定是七夕作,我们把它当作七夕诗,仅仅是因为诗中提到牛女二星。杜牧所以提到牛女二星,我以为诗中女主人是个单身女子,或未婚,或有夫而外出。这样也就能理解女主为何会觉得秋光映照,画屏幽冷了。因为寂寞,她才觉得冷。当她一番戏耍,心情好了不少,再卧看天街夜色时,却只觉清凉如水,身心如洗。女主心情所以能好起来,一是得益于游戏运动后的身心舒展,二是得益于她从牛女二星的永世分峙中觉悟了人生离别的必然和人生孤独的绝对,于是心下豁然,原谅了离行者,也原谅了自己。

杜牧《秋夕》虽则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却能把诗中人物心情之千回百转、一夕多变写尽。再加上诗境清华优美,故堪当古今七夕诗作第一。

要说到作品影响范围大,受众多,可能还要首推秦观的《鹊桥仙》一曲。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妙在上下阙各有一个警句,一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自我宽慰之语,古往今来不知慰藉了多少孤寂人心,并使得孤寂者在忍受了无尽等待的苦难后获得一种虚幻的精神上的自足自大。故在我看来,这两个警句,斑斑点点,都是血泪之痕。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知道,牛女之分的惩戒和一年可于七夕会面一次的权利,来自天庭的裁判。天庭在剥夺了这对男女同出同进、同作同息、同寤同寐、同养同育的夫妻权力后,又给了他们一项恩惠:一年见面一次,而且要在银河临时搭建的众目睽睽下的鹊桥上。在我看来,这一恩典与其说是权力,毋宁说是侮辱。

秦观这样写,或者说他这样理解牛女七夕之会的意义,固然始于慰藉,却终于美化。他不但把人类的悲惨困境美化成值得追求的佳境,同时还美化了天庭的法律和惩戒。所有残酷的法律惩戒中,最残酷的就是关于剥夺人的自由行动权力的条款。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去赞美。

天庭为了确保他的这一裁判结果的完美执行,并具有观赏性,成本支出也是极高的。因为他要豢养无数的喜鹊,确保其数量能够在七夕集结在银河之上构建成跨河大桥。这些喜鹊得身体健康,能远飞千里万里,能支撑牛女一家的重量……

我觉得苏轼看到了秦观《鹊桥仙》一词的负面效果。于是他也写了一首,词中把牛郎织女形容成“痴牛騃女”,这种形容实为一种评价和定义。苏轼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他可能觉得牛郎织女毋须傻乎乎等一年一见的机会,他们在一年之中的其余日子里,可以有自己的欢乐生活。牛郎可以拥有漂亮养蚕村姑的柔情,织女也可以享受织机修理技师的关爱。至于他们的夫妻关系,那是无法解除的,那就留给法定的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我觉得这就是苏轼特别遭当代人喜爱的原因。他是个能生活、会生活、善生活的人。再艰难的日子他也能过出情趣。

再回到无痕先生对我的七夕《浣溪沙》的“例外”之评,我想借此谈谈我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我只想谈谈最后一首:

河汉无声夜寂寥,梧桐滴露鹊飞高。

一年好事在今宵。

映袖障风羞众目,谈耕论织坐星桥。

鬓边秋月见霜毛。

我的词没有能让人乐于记住的警句。“一年好事在今宵”于牛女二人来说是实情。他们一年一度,所有的行动被天庭的法律和裁判所禁絶。七夕这一天,他们是在执行狱警的监督下见面的。尽管如此,这一天仍然是他们一年中最好的日子。他们站(我故意写成坐,我觉得他们站累了是可以选择坐下的,狱警也会睁只眼闭只眼。)在鹊桥上相会,按照传统图画的昭示,牛郎还挑着一对箩筐,箩筐里装着两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有说只有一个孩子,箩筐的另一头是用南瓜和地瓜或其他什么农副产品来配重的。这无关紧要,我想牛郎织女至少该有一个孩子。

牛郎织女在众目睽睽之下,女性的害羞使她不自觉地扬起宽大的衣袖,尽量遮住挡那些赓续千古的来自天上地下、四面八方的目光。他们不敢说情话,只敢心不在焉说些男耕女织的日常,然思念之情尽在其中。这里必须明确的是,牛郎织女的一年一见,不是现实世界里分居两地的夫妻之探亲欢聚,他们的身份是罪犯,他们见面的地点和次数都是由天庭写进裁判书里的。因此他们的见面类似探监,又有所不同。探监是指自由人去监狱看望被刑罚的罪犯,监狱允许他们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内见面。而牛郎织女则属于两个有罪且被制裁的人的见面。他们的见面地点看似不在监狱,但根据天庭无所不在的权力,辖区内任何地方都可算作是他们的监狱。这要看他们见面时是否有着自由人的身份和行动权限。因此可见,把七夕定义为情人节是多么的不恰当。

月光清澈,照如白昼,就悬挂在他们的脸边。织女的紫衣褪色了,牛郎的蓝衫打着补丁。他们相互觑见了繁鬓的白霜,他们痛感在这无穷无尽的等待和短暂相会中无法避免地陷入衰老。但他们不敢表达生命流逝的伤感和失去自由不满。因为狱警就站在不远处。当然,也可能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伤感和不满。就像在月宫桂陌上伐树的吴刚,就像在地狱之山上推石的西绪福斯。那种不断重复的、无意义的劳作才是生存的本质。

写到这里我就想,既然他们老了,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不长大?牛郎的箩筐里挑的为什么不仅仅是礼物呢?牛郎一定挑选了最好的瓜果、年糕、桃酥、核桃、棉花带给妻子。至于他们的孩子,我想他们长大了,他们接受了太阳系甚至是银河系以外其他天体的文化,叛逆出走,不愿跟着父母受禁闭之苦。

说到这里,我几乎是恬不知耻地解释了我的七夕之作是如何被无痕先生“例外”的。是的,我写了个例外,那就是衰老:牛郎、织女的衰老,其他人的衰老,神仙的衰老,所有人的衰老。我想,我可能是第一个看到牛郎织女的衰老并把它们的衰老写出来的人。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衰老,就像不应该忽视我们的青春。我们也不应该只看到他们的浪漫而忽视他们失去的自由。

相关文章

  • 闲人闲议

    昨天和朋友逛了江平古街,空无游客!何也?卑觉得,首先自然风景欠美,江平河幽幽江水徒然入海!若古街沿江而建,...

  • 闲议真爱

    真爱,True love。 如今,有多少人真的敢承认自己的另一半是真爱。 “门当户对”,这个延续千年的婚配标准已经...

  • 书画闲议

    书画同源自古以来就一直源源流传。 我学书法开始没有体悟到...

  • 发文闲议

    这一段时间发文不是很通畅,除却系统的大范围问题。 第一次发现系统犹疑,自查后发现文中有历史争议人物,麻溜地删除修改...

  • 25‖有哪些适合发朋友圈的短词

    1 常视自家未必是,少议他人闲是非。 2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3 愿你熬...

  • 星辰大海

    1 常视自家未必是,少议他人闲是非。 2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3 愿你熬...

  • 喜欢的诗句…

    1 常视自家未必是,少议他人闲是非。 2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3 愿你熬...

  • 好像一直都在做梦,白日梦那种

    1 常视自家未必是,少议他人闲是非。 2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3 愿你熬...

  • 敬那些存在于句中的真理与自我!

    1.常视自家未必是,少议他人闲是非。 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 3.愿你熬过...

  • 【随笔•闲谈闲议】

    同学发群里三张照,并附言“常州公园,二十多年没来了。”言外之音,人在中年期,忙不得闲,身也累,心也累。直到将要退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议七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td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