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工作室第十六期小说沙龙走进南京师范大学
小说不是生活,是生活开出的一朵花日月之行出于其中,星汉灿烂出于其里。5月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年的五. 四青年节赋予了小说特别意义,会议厅里聚集了一圈又一圈的南师大学子,毕飞宇工作室第十六期小说沙龙跨过长江走进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讲,这次邀请的嘉宾是著名作家李洱,著名评论家金理,毕飞宇工作室小说沙龙创始人毕飞宇,《雨花》杂志总编朱辉、南师大教授何平等著名作家学者以及兴化本土作家郭亚群、易康、王锐。泰州作协主席庞余亮主持了本次沙龙,对南京师范大学学生的两部作品《通天》《致哀日》问诊。
小说不是生活,是生活开出的一朵花“《致哀日》是一种心理迂回小说,画面感特别强,类似于加缪的写法,小说的结尾,两次重复使用“你知道,嘉明当时很爱你”加强了小说的力量,看得出作者的才华。制造小说画面要注意 ‘说’‘看’‘听’‘闻’,让人物丰富起来。《通天》的语言还比较好,但小说是关系,这篇小说的动机不足,缺少事件,缺少三角关系。小说不仅仅是叙事,故事不是作家和人物的直接坦白,它是需要读者的二次创造,读者大于作家+人物”。因为庞羽的年龄比其他作家更年轻、更接近作者,《雨花》杂志编辑、90后作家庞羽在毕飞宇工作室小说沙龙上对讨论文稿率先作了发言。
小说不是生活,是生活开出的一朵花毕飞宇在小说沙龙上肯定了这次讨论的文稿是小说沙龙开讲以来最能体现作者才华的文本,指出《通天》存在的缺憾:“第一,进行小说创作,就类似于画油画,反反复复地画,要明白得遮多少、露多少。随着叙述的变化 ,表现世界的复杂,世界的不可知性和不可预知性;第二,作者的写法类似于福克纳的小说,那么就去看看他的《喧哗与骚动》。叙述的腔调要变,多方位多角度地去塑造人物的形象”。而《致哀日》,从毕飞宇语言表达里能听得出他对这篇小说的喜爱,他说如果把他写还有两种可能,其一就是写尽悬念,让小说处于未完成而完成状态;或者在小说“我知道”之后,继续往下写,设置情节和场景,在正经与荒诞里再现爱情,或者曲终人散。《胭脂扣》就是很好的范本,他觉得这位作者的胆子太小了。
小说不是生活,是生活开出的一朵花朱辉也发表了他的观点:“生活本身是有一个逻辑的,同时小说也要建立一个叙事逻辑,这两个逻辑巧妙地契合和适当的PK,对决定小说质量至关重要。生活本身的逻辑与叙事策略匹配、同频或故意不同调,都显示作者的创作能力;对小说家的才能,除了对语言有严格的要求,还应该有情节,虚构的情节表现出的才华才是创作能力的真正体现。短篇小说是需要有奇情的,在有限的叙事空间里,给读者一个意外的特别重要的发现,可以源于故事的情节、也可以源于细节,甚至叙事策略和叙事方式。小说不是生活,小说是生活开出的花”。朱辉看问题一直严肃犀利,但却非常真诚恳切。他说:“这两篇小说都不错”。
小说不是生活,是生活开出的一朵花
著名评论家金理说:《致哀日》在小说之后作了一些心理学上的解释,却反而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和干扰,就如看一部电影而必须要看导演手记一样,那么这篇小说就很可能存在问题。而《通天》要考虑到时代关系,指向不明。有一些创作者的表达方式和主题结构在小说创作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人和世界的对抗,人与社会的隔膜,人对社会的冷漠,反反复复地表现这样的问题,这其实并不是真正地反映生活。这就如《通天》作者的视角总是集中在一个点上反复地猛烈地攻击,少了一些旁逸斜出的东西,小说就如水流的过程中应该有些浪花,浪花下应该波浪汹涌,波澜壮阔。
小说不是生活,是生活开出的一朵花
入选2018年长篇小说排行榜《应物兄》的作者李洱第一次参加毕飞宇工作室小说沙龙也是最后在沙龙上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说他三十年来第一次参加如此认真又如此仔细深入小说各个肌理的讨论,回忆了自己80年代的一次创作,他是通过一篇小说的修改学会了写作,通过写作、修改、写作、再深入,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写作秘密。李洱说:“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讨论的是两篇关于死亡的小说 ,我认为很有道理,所谓向死而生。通过小说我们一生几次见证人世的险几次接受生死的磨砺?从《诗经》以来,优秀的文学作品里都包含着死亡,有人的死亡、自然的死亡、鸟的死亡……在死亡当中生命重新诞生,意义重新获得,这是文学的基本主题。在整个沙龙讨论的过程中,所有的意见和观点基本没有重复,这说明小说的创作是有基本的写作规律。这两篇小说都有着非常闪光的才华,其中也有许多问题,譬如说要赋予小说有具体意义,小说的动机要足,要艺高胆大,存在的内核要坚实,诗性产生坚实,坚实让读者信赖。视角要清楚,目光要聚焦。1949年之后的小说我都看着是成长小说,小说的创作的状态及精神世界要打开要成长要有所教益。小说要注意词与物的关系,赋予小说生命的强大支撑”。李洱的发言非常诚实认真,时而抛出机智幽默的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