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初次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灵是轻轻颤动的。我能够很清晰的感觉到心口有个地方有一丝微微的疼。所以就找《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来看,而这句话,正是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
这是一本关于心灵成长的书,作者张德芬是华语世界首席心灵作家,她是中国大陆心灵领域书籍的拓荒者和奠基者。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讲述了一名工作、生活都不如意的女子偶然遇到了一位老人,并在老人的帮助下,一步又一步循序渐进的修炼自己的内心,最终勇于面对自己的困境,重获新生的故事。
其实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甚至有些枯燥,我们可以忽略简单的故事,而去认真思考书中老人讲述的道理和一些心灵修行的方法。
这本书有的人看完之后会觉得很受用,书中的道理能够帮到他自己走出困境,但是有的人觉得它全是谬论、不知所云。
在我认真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他并不适合所有人,它适合心灵受过伤的人,它更适合需要自我救赎的人。当然,这本书需要批判的去看,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一、寻找真我,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是谁?这是书中最开始抛出的问题。
它不是你的名字,不是你的身体,不是你的工作,不是你的家庭,不是你的婚姻……
这是一个很难从正面回答的问题,所以作者给出的是否定法——以上皆非。
否定之后呢?我们还是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才会放心。因为我们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这本书告诉我们,正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常常不快乐,正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没办法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没有追求内心真实所需,所以无法得到真正的爱、喜悦、和平。
书中为我们一点一点的拨开外面的表象,从而为我们找到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其实这是我们内心最开始想要追求的东西,它不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而是完全由内向外绽放,从我们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我们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向内探索原因,有助于更好的认识自我、掌握并控制情绪而不是反受其控制。找到了真我,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拥有“爱、喜悦、和平”。
二、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全宇宙都会给你让路。
很多人以为有些人之所以能过得很顺利,是因为身世。但实际上,他们能够一生如此成功,是因为他们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歌德说:“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
歌德出生于一个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市民之家,不到25岁的时候,他就写出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而名声大噪,而后不仅仕途顺遂,并在绘画和自然科学上也有所造诣。晚年的时候创作出了《浮士德》,被评为是欧洲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张德芬通过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人生是我们相信而来的。你相信你会变成什么样子你就会变成什么样子,真心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
三、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我们要学会臣服。
在书中,女主人公的丈夫出轨,她在接受老人的教导后,心里出现了如下对话:
“他怎么可以?”
“他就可以!”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做了。做了就是事实。事实最大。而且,他怎么做是他的事,你接不接受是你的事。”
这段话很震撼。
我们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
丈夫出轨,女主人公埋怨过自己,埋怨过丈夫,这些代表着她不能接受事实,抗拒事实。
如何接受现实?对已经发生的事臣服,因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劳无功的。
借用书里老人的观点: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而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
比如,我有个朋友,她曾经有一段时间沉浸在失恋的状态中,对自己全盘否定,想逃离却力不从心。后来,她学会接受事实,她告诉自己:对的,他确实不喜欢你,你真的不好吗?不是,你很好,他为什么不喜欢你,他就是不喜欢你又怎样。
之后她允许自己去想他,去怀念过去的事情,渐渐的,想到他的时候不会觉得痛苦,想起他的时候她还是可以正常的生活,想起他的频率也越来越低,她肯面对自己的时候真的就什么都好了。
四、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这个观点其实并非适用于任何时候,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要相信:“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当我们强调外面没有人时,是因为看到有些人会夸大外界的威胁,畏惧地躲进自我设定的安全的范围里,战战兢兢地生活,不敢逾雷池半步。此时,要鼓励他迈出来,要相信外面是安全的,没有可威胁到自己的他人。
美国某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叫做“伤痕实验”。心理学家们征集了10位志愿者,分别安排他们在10个没有任何镜子的房间里,并被详细告知了此次研究的方法:他们将通过化妆,变成一个面部有疤痕的丑陋的人,然后在指定的地方去观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反应。
心理学家们请电影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左脸颊上精心地涂抹上令人生厌的疤痕。然后让志愿者们看到并记下自己可怕的"尊容",然后收走镜子。之后,心理学家告诉志愿者,为了让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们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实上,此时他们已经用湿棉纱把化妆出来的假疤痕和血迹彻底擦干净了。然而,每一位志愿者却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脸上有一大块望而生厌的伤疤。
志愿者们被分别带到了各大医院的候诊室,装扮成急切等待医生治疗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诊室里,人来人往,志愿者们在这里可以充分观察和感受人们的种种反应。实验结束后,志愿者们各自向心理学家陈述了感受,他们的感受出奇地一致。
他们都觉得别人在带着有色的眼镜在看着自己,有鄙夷的,有厌弃的,甚至还有私下嘲笑的……而他们的脸上其实是干净的,没有疤痕。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心中的“疤痕”在频频作怪,才使得他们自己的言行、对陌生人的感受与以往大为迥异。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疤痕”。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可爱、认为自己卑微无用、认定自己有缺陷……那么,我们在与外界交往中,会用有认知偏差的内心去寻找,直到让自己的观点被验证 ,然后让自己陷入更牢固的“疤痕”印象中。
这个心理实验真切地告诉我们:我们所讨厌的,所畏惧的种种自己和他人的不好,可能只是我们心中的“幻象”,破除心中的成见,保持开放,平和,接纳的心态,外界才会和平。
五、当我们因为客观的负面环境变得压抑,自我怀疑,不自信时,我们要相信“外面有人”。
什么时候,我们要相信:“外面有别人,不只我们自己。
社会是复杂的,人是趋利避害的,人们向往美丽与和谐,但面对一个不和谐的,甚至丑陋的东西也会有自然的厌恶和抗拒。如果此时我们还不断地告诉自己,外面没有别人,一切的不好,都是因为内心的投射,然后不断地委屈自己,我们就会发现日子越过越艰难。因为这个不好的原因并不在自己,那么自己如何努力都是无效的。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Noelle-Neuman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是: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的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人们会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
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舆论并非一直是客观准确的,如果一个习惯内归因的人,面对错误的评论或期待,不能发声去纠正,而是认为是自己的原因,从自己的内心去修正,那么这种错误可能会被强化,成为一种习惯性认知。
所以,当我们因为客观的负面环境让我们变得压抑,自我怀疑,不自信时,我们要相信“外面有人”。那些坏的关系不是我们造成的。即外面的世界与我们同时存在,并不由我们心的预设,也不由我们决定。
最后,一本书,好与坏,因人而异,我们无需评判喜欢它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历程。
如果这本书对你有收获,它可以帮你走出心灵的困境,那么,就是值得一看的。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在自已的内心世界里,你可以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未知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