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作素材来自于收听[松果FM]APP中的公开电台而写,标题为《我是单亲母亲,儿子结婚却不请我》,2018年5月11日,全文内容基于该电台内容进行开展写作。
单亲妈妈指有孩子但没有法定配偶的女性。随着近些年离婚率逐年攀升,单亲妈妈这个群体日趋庞大。一个女人从她成为妈妈那一刻起,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他能身心健康,单亲妈妈也不例外。然而,婚姻带来的伤害、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单亲家庭特有的关系模式,都可能使单亲妈妈陷入教育误区:
把单亲家庭不正常的观念传递给孩子。一个认为单亲家庭不正常的妈妈,在遇到生活的困难或面对孩子成长的烦恼时,更容易归因于此。往往会下意识地从语言和行动中表现出来,孩子一旦形成这种观念,他的生活将笼罩在阴影下。事实上,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大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仍然会正常、健康地发展。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缺失的情感,会从社会资源中得到补偿,亲人、老师和朋友中的男性都会部分替代父亲的角色。
逼迫孩子仇恨父亲。很多单亲妈妈虽然形式上已经离婚,但心理上一直处在婚姻的抱怨里,带着婚姻的创伤生活。比如拒绝爸爸接触孩子,避免谈论有关爸爸的话题或经常抱怨爸爸如何伤害自己等做法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好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和爸爸交往,让他感受到爸爸妈妈虽不生活在一起,但对孩子的爱都没有变。
溺爱孩子或过于严厉。单亲妈妈常常为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感到愧疚,导致教育孩子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辛辛苦苦地付出换来的是孩子自我中心、无法面对挫折的个性;要不就是过于严厉,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其成长的任务,如果妈妈时时刻刻都抓得紧紧的,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给他,孩子必然产生不适情绪,和妈妈发生冲突。
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孩子。如果一个单亲妈妈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快乐,把所有的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这种心理压力会使孩子不快乐、失去成长的动力,进而引发亲子关系危机。
情感上对孩子依赖过多。有些单亲妈妈出于对安全或其他因素考虑会限制孩子的社交,让孩子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很多时候,这种情况源于妈妈需要陪伴的心理需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慢慢自立。好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结交朋友。
为人父母不容易,单亲妈妈更不易。然而母亲教孩子成长,孩子让母亲智慧。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付出的是辛勤和汗水,等到金秋时节,收获的是智慧的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