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忆里的雨
下雨了,站在窗前,雨点飘零,不时洒落几滴溅在脸上,让人愈发的清醒。或许是混迹尘世许久缘故,一场洗涤心灵的雨借黑压压的乌云倾盆落下,浮躁的心境渐渐平息,空气里泥土的气味和树叶散发的清香糅合在一起,冲进鼻腔内,又流进四肢百骸,仿佛在进行一场洗礼。
五月底,将近六月。
似乎每一年的六月份,都会来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倾盆大雨,恨不得将整个尘世都重新洗涤一遍。处在漫天雨幕里,放下手中一切工作,静静聆听雨点落地声音,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会发现,远处朦胧的山景和童年很相似,在雨里,一层薄雾笼罩着它们,一眼望过去,若隐若现。
拨开薄雾,视野会陡然开阔,颇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既视感,眼前所现,不正是安逸、烦恼少之又少的童年吗?
雨,是带有灵性的。
至少,在童年我一直这样认为。那时候,对雨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喜爱下雨是因为空气清新,可以在雨中肆无忌惮地挥霍时间,在那短暂的时间里,无需理会家乡和老师的谆谆教诲,就像盛唐诗人李白所说,会须一饮三百杯,人生得意须尽欢。那时的我们没有如此豪迈的胸襟,却得到了须尽欢的精髓。
当然,雨也不单纯,有狂风骤雨,亦有绵绵细雨。若是在炎热的夏季,我选择狂风骤雨,身处此情此景,我们才能切身体会到文天祥词中所道,身似浮萍雨打沉,天地浩渺,肉体凡身何其渺小。
最喜爱的莫过于春雨,正如喜欢雨季的初衷一般,空气里四处散发着新鲜。
比起雨水带来的清新,我更偏好于它所代表的寓意,春雨无论在书本里,还是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皆是美好的代表,新生的代名词。
处在丝绸般柔滑的小雨中,闲庭漫步于山野之间,内心会前所未有的平静,偶尔林间会传来鸟叫声,路过湖泊,依稀能看到碧绿的小水潭表面,荡起层层涟漪,不时有五颜六色的鱼儿冒出水面,吐出一个个小泡泡,往往此时,内心会有难以名状的欢快和憧憬,若是身化游鱼,无拘无束,有宽敞的地方任凭我们折腾,那该有多好?若是运气足够好,或许还能触摸到生命的诞生,含苞待放的花朵经过雨露钧泽,绽放出娇艳欲滴的花瓣,或是枯树冒出新芽,小草撑破土地……
以前的想法便是如此,雨下得美好,我们内心也很简单,经过无数场雨的洗涤,春去秋来,不觉间,心里也住进了雨,适时会阴云密布,会狂风骤雨。
2、雨一直在下,我们学会了给心穿衣服
不知是因为泥土被雨滴溅落带来的冲击,冲昏了头脑,还是因为尘埃不甘落下,了结短暂的生命,雨天在给世界披上一层神秘面纱的同时,又让我们清晰感受到了尘世的浑浊。
常言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仔细一想,这境界不就是童年时候最真实的写照吗?
如今,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年龄笔直增长的同时,眼界也陡然拔高,看待问题可能会迂折,以寻求最佳办法,所以,导致了大多数时候,我们疑神疑鬼,就算天上真有一个馅饼掉落在你眼前,都不会捡,可能心里会在想,掉下来还能吃吗?又或者是半路看到一块金子,捡还是不捡?肯定有人在旁边偷偷看着,不能上当,然后假装一本正经,做出一副高风亮节的模样淡然走过。
再看一池水,望一座山,自然就会曲解了它本来的面貌。
与其说两者是一种心境,倒不如说前者是朴实无华,后者是浮云遮眼,繁华的大都市便是一座山,想看清自己,难上加难。
同我们长大的雨,一直在下,而且下进了心里,从开始的坦诚迎接,到后来学会包装这个过程,我们心病了,开始学会了穿衣服。
3、沉淀内心,返璞归真
再次回到生活,倾听大雨滂沱而下的声音,会变得嘈杂,正如凌乱的心境,任凭大雨冲刷,也很难祛除一身的病根,涉世太深,惹得一身泥垢,心灵不明,灵台不清。
或许,在一个恰当的时候,我们轻装上阵,放下手里繁琐,且看且行且悟生活。
回到童年的天真,迫不及待,等老态龙钟再感叹时光蹉跎、遗憾万千的时候,无异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洗涤心灵之路,还当即刻前行。
愿你、我、他,心灵纯净,返璞归真,重拾童年快乐。
生活很美好,前路尚且远,没有诗,没有田野,只有光芒一片,你愿意走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