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时间管理—事件的收集,排程,执行

作者: 馋猫静静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10:13 被阅读0次

目录

整体目录

重点

(1)事情是做不完,我们只能做最重要且最想做的事;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而是把重要的事专注做,用心做,做到极致。

(2)方向大于方法。方向代表你的愿景,指做正确的你想做的事;而方法代表行动,指正确的做事。

(3)增加主动管理时间,减少被动消耗时间。

好生活和坏生活区别。

好生活是事件(顺序)按重要紧急程度分类排序执行的;生活,梦想,工作,社交,感情进行合理符合自身条件的安排(平衡)。

现在的生活vs过去的生活

以前的生活,总是晚睡,每天还过得特别累,效率特别低下。虽然我现在也偶尔拖延,规定22:30睡,有时候也23:30睡,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且我也已经感受到了新生活带给我的好处和快乐,我也坚信烂开始好结果,先完成在完美

流程:收集(清空大脑)>排程(要事第一)>执行(专注)

收集(清空大脑)

当我们想到要做的事,可以立马记录下来,不是要立马做,而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清空我们的大脑,安心的活在当下。

大脑

是CPU(高级功能:管理分析反思),而不是硬盘(低级功能:存储记录事物)。不要依赖让大脑去记忆事情,因为大脑内存有限,只能专注于几件事。在同时记录多件事情时候,就会容易分心,焦虑,从而不能专注于当下的事。

让清单记录,做我们的第二个大脑。推荐使用笔记类的app记录。

我的分享

通过时间管理,我开始学着记录我生活中事件,从而慢慢找到了规律,总结下来。比如我每个月都要重复完成事项

每月固定要完成项目

工作,个人护理,学习。。。内容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记录下来后每个月按着做就好了。

排程(要事第一)

情景:在每一情景下我们应该选择该情景相对重要的事。在家,在公司,在路上……

日历:有明确时间要求的事物的放在日历当中,不能安排太多(少而精)。比如每周四9点开会。

清单:记录一周之内要做的事的事情,具有灵活性。

计划:我们视角从一天转换成一周,初学者可以尝试三个月,慢慢的转向半年,最终转向一年内出的结果。

日历/月计划 周计划

现在目前还在用纸笔记录,可能是因为喜欢手帐制作感吧。但是如果从效率便携性角度上来考虑,还是app比较适合,家里还有一些这种月计划周计划的纸,我准备用完了就研究转用这方面的app。

青蛙

青蛙是什么?

青蛙代表重要的事情,来自于人生方向。确定自己人身目标,才能决定每天青蛙是什么。方向大于方法。

建议:每天早起后吃掉一只青蛙,你的心情会轻松愉快许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早起后比较安静,能静下心高效率做事,还有就是早晨已经把今天最难的任务完成了,那今天一天都会感觉很轻松。

要事第一原则,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

我的案例

以前我也会做一些计划列清单,然后在执行过程中我总是先选择最简单容易的,因为难度低做完了就有成就感,可是当一天渐渐过去最重要的那件事却迟迟没有开始做,心里知道这件事比较难所以有些抗拒拖延,而前面做简单的事也耗费了精力和时间,这件重要的事就会被一拖再拖,我也会很焦虑。

现在我做事尽量把重要的事安排在前面,高精力时候,哪怕做不完也没关系,面对永远比拖延逃避好,今天做不完我可以明天接着做,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且我感觉高精力做重要的事(吃青蛙)和低精力做重要的事完全是不同的效率。

怎么做?

除去睡觉,吃饭,杂事的时间,找出高精力的时间来吃青蛙,把精力用在刀刃上。同时也利用时间碎片来处理一些简单的事件。

排程三问句

要不要做?我要的结果是什么?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结论

(1)要事第一。

(2)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才能安排时间。统计睡觉吃饭杂事的时间,剩下的高精力的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吃青蛙。

(3)开始做计划,视角从一天转换成一周,初学者可以尝试三个月,慢慢的转向半年,最终转向一年内出的结果。

执行(专注)

原则:不重要且不需要的事件删除掉,委托不重要的事,自己做重要的事。

行动:要不要做,我要的结果是什么,我的下一步行动。

番茄钟

定义:番茄代表专注的事情,要用高精力来做重要的事。

方法论:番茄钟开始前要处理好所有的个人事务,如上厕所,喝水,手机调静音,把可能受到的干扰降到最低。准备好所有需要的物品和资料。

(1)25分钟为一个番茄,打叉X番茄钟的完成,然后休息5分钟。休息五分钟最好是起来活动看远处,喝水上厕所,尽量避免看微信,微博因为你可能停不住。

(2)打断:如果遇到突发状况被打断了,请简单记录自己思路进行到哪里了。 尽量的减少打断,如果遇到同事有事可以回复我一会去找你(但是一定要有信用一会去找同事)。

(3)预估任务:大于五个番茄要把任务拆分,第一次预估用方框,第二次预估用圆圈表示。

(4)记得统计一共要花多少个番茄钟。

我的感悟,所有方法都有一套他的标准,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使用番茄钟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不要生搬硬套,只要遵循精髓(专注)即可,既要保持严禁而又不失灵活性。

比如学习,很有可能开始30分钟你才能进入状态。再比如说创作,很有可能灵感来了,不可能立马停下来,要知道灵感来之不易。所以根据自身情况来使用番茄工作法很重要。

反思:德鲁克 回馈分析法

德鲁克 回馈分析法

(1)做一件事情之前,记录对结果的期望。

(2)在事情完成之后,将实际结果和预期进行比较。

(3)通过比较就可以知道哪些事情没做好,原因是什么,差距在哪里,怎么去调整。

反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有一句话说的好,没有反思(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要把反思变成自己的习惯,而我现在状态基本处于,经历什么大的事情才会反思,或者这件事给了我很大触动才回去反思。

但是我现在认为,在我们过完一天,过完一周,过完一个月,过完一年,我们都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只有不断地反思,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要走的路,内心想要的,今天是否完成了自己要做的事,月度检视自己这个月为自己的梦想完成了哪些目标。

一起加油吧骚年!!!

静静子的微信是chanmaojing_欢迎交流来撩,和静静子一起成长!


                                                                        完

相关文章

  • 讲座◇时间管理10堂课之工具要点

    1.时间管理要点:事件分类 2.总共分三步:收集——排程——执行 3.排程:安排日程。要求:少而精。标准:确定日期...

  • (二)时间管理—事件的收集,排程,执行

    目录 重点 (1)事情是做不完,我们只能做最重要且最想做的事;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而是把重要的事专注做,用心做,做...

  • 叶武滨的时间管理6:电子工具——日历

    第六节:电子工具——日历 1、概要性的复习: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对事件分类 收集-排程-执行 排程的核心是对事情分类...

  • 时间管理二阶Day4

    时间管理100讲13-16讲 1.日理万机的流程 收集-排程-执行(土豆-青蛙-番茄钟) 步骤: 收集事件要清空大...

  • 100讲07大道至简

    易效能理论的核心:时间管理的三个流程:收集→排程→执行。

  • 20170910

    时间管理(13/100):易效能的方法论:收集,排程,执行。收集,清空大脑,把所有事情写下来。排程,按照轻重缓急把...

  • 易效能时间管理第十三天分享

    1、行动三角形:收集,排程,执行。 2、收集:把所有事情收集赶出大脑 3、排程: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特定事件写在...

  • 12【1-11总结】日理万机的流程

    收集-排程-执行三部曲(ie. 土豆-?青蛙-?番茄钟) 收集——土豆(To Do List):清空大脑,收集事件...

  • 2017-12-05

    时间管理讲:第13讲 易效能方法论(行动金三角): 收集--------排程--------执行 ?-------...

  • 易效能2.0践行班周总结

    时间:5月1日~7日 学习目标:事件排程 本周持续进行了三次事件收集,二次排程,总体排程不理想。本周有些习惯开始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时间管理—事件的收集,排程,执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jc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