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乾隆皇帝的蝴蝶效应

作者: hackrf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06:10 被阅读0次

欧洲人对中国发生认知上的变化是在1793年,英国国王派出一支庞大的使臣队伍,前往中国。在来到中国之前,英国人对中国充满了美好的想象,认为中国是一个强盛大国。然而到了中国之后,他们对中国发生认知上的变化。

英国的使臣队伍对大清帝国的军事力量和沿海防御进行了精心的观察和测绘。配合默契的是,当时的大清帝国统治者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对武力炫耀做了连篇累牍地指示。乾隆皇帝通告各地军方,凡英国人经过之处,都要全副武装,列队迎接,向英国人展示天朝强大的武力,让他们开开眼,对天朝的强大有所敬畏。

然而不展示还好,一展示,英国人马上发现了中国军事上的落后。对于中国的武备,英国人极为轻蔑:“他们的大炮为数很少,仅有的几门炮都破旧不堪。我都怀疑这些炮是向葡萄牙人借来的,因为那些火绳枪便是。”这种军事展示在英国人眼里成了一个笑话。回到英国后,英国使者对大清的军事实力评估迅速传遍了世界。

除了对中国军队的整体评估外,他们还对中国的沿海防御进行了精心的考察、测绘。英国人初步探明了从宁波到天津大沽口以及从大沽口到通州的航道,对北京、通州、定海等中国城市的防卫设施进行了细致观察,为西方人后来入侵北京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资料

为什么在后来的鸦片战争中,英军选择定海为第一座攻打的中国城市呢?就是因为英国使臣详细测绘了定海城的防卫布局

鸦片战争的鸦片因素,在乾隆时期也已经出现了。因为英国商品在中国打不开销路,在中英贸易中,英国人只能用白银换取中国的茶叶。中国对白银的惊人胃口导致美洲很多银矿面临枯竭。英国人心急如焚,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级职员华生上校(Colonel Watson)正式提出了在印度大面积种植鸦片,然后卖给中国人的计划。1773年,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这项计划得到批准并开始实施。当然,乾隆对此一无所知。

1793年前后,英国人开始大规模组织鸦片输入中国。据统计,1775~1797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鸦片1814箱。而1798~1799年,平均每年增至4113箱,到1800年,则达到4570箱。

正是在乾隆年间兴起的鸦片走私,让中国贸易从以前的顺差一下子变成了逆差,白银大量外流,几十年后财政濒临破产,导致道光皇帝不得不禁烟。

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与乾隆皇帝有关的人如同蝴蝶效应那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名字叫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时人称为“小斯当东”。

1840年4月7日,英国的下议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题是“要不要向中国派遣远征军”。在漫长的辩论过程中,一位叫小斯当东的议员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特殊重视。在他发言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人们听得异常认真。小斯当东以果断的口吻说,以他对中国统治者性格的了解,他认为战争不可避免:“我很了解这民族的性格,很了解对这民族进行专制统治的阶级的性格,我肯定,如果我们想获得某种结果,谈判的同时还要使用武力炫耀。”

小斯当东的发言对议员们的决定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发言结束后,下议院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在后来进行的投票中,主战派271票,反战派262票,9票之差。也就是说,如果再多5张反对票,鸦片战争就不会在那时爆发。

小斯当东是当时英国最著名的中国专家,而且他13岁就到过中国,还曾经与乾隆皇帝“亲切交谈”。小斯当东正是1793年英国使臣队伍副使斯当东的儿子。1793年英国使臣访华时,13岁的他被作为“见习侍童”带到中国。在驶往中国的漫漫旅途中,小斯当东学会了简单的中文。因此在觐见的时候,他有机会直接和乾隆用中文聊天,乾隆一高兴,还赏了他一个荷包。回到英国后,小斯当东继续刻苦学习中文,成为知名的汉学家,以及下议院议员。

小斯当东在中英关系中极有发言权。他告诉英国人,对中国必须采取强硬手段,想通过和平手段让中国人尊敬英国是不可能的。这是他在与乾隆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的

可悲的是,英国人在1793年通过和乾隆爷谈判没有得到的东西,40多年后通过鸦片战争一件不少地得到了。《南京条约》的核心内容,与英国使团乞求乾隆皇帝的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1793年英国人提出多口通商,增加舟山、宁波、天津等处;1842年的《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处为通商口岸。

英国人要求,如同给葡萄牙澳门一样,也给英国一个小岛,以堆放货物。《南京条约》中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

英国人要求结束十三行垄断,自由贸易,公开固定的关税税率,这些在《南京条约》中都得到了落实。

历史上的使团小人物与乾隆皇帝有着神奇的蝴蝶效应,鸦片战争与乾隆皇帝有着直接的关系。

马克思用这样的语言概括鸦片战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相关文章

  • 关于乾隆皇帝的蝴蝶效应

    欧洲人对中国发生认知上的变化是在1793年,英国国王派出一支庞大的使臣队伍,前往中国。在来到中国之前,英国人对中国...

  • 蝴蝶效应为什么叫蝴蝶效应呢?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蝴蝶效应为什么叫蝴蝶效应呢?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记得中学时就看过有一部很烧脑筋的电影,关于蝴蝶效应的电影,相信很...

  • 蝴蝶效应的反思

    听“得到”关于《蝴蝶效应我们都理解错了》的笔记 行文学习 文中为什么要拿”蝴蝶效应“举例,就是想表达,或者...

  • 所谓蝴蝶效应

    关于蝴蝶效应,百度百科解释如下: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

  • 随笔

    很偶然地看到一个关于电影《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的帖子,介绍影片有几个版本...

  • 自卑的人,他可能经历的一天

    虽说是聊人际方面的蝴蝶效应,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把蝴蝶效应先好好解释清楚。那什么是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指的是一个动力系...

  • 蝴蝶效应

    很偶然地看到一个关于电影《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的帖子,介绍影片有几个版本的不...

  • 评诗一首

    今天我突然看到乾隆皇帝被现在的人笑话说:乾隆皇帝写的诗很烂。我听到这句话就很愤愤不平,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

  • 千古一帝之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号称千古一帝,这是后人对他的称号。而乾隆皇帝的一生,也有过不少的传奇。 乾隆皇帝原名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

  • 【剪影143号】《蝴蝶效应》:罪不在蝴蝶,而在系统

    有些时候,人们以为懂了,其实未必,比如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这部电影也诞生于对蝴蝶效应最朴素的理解,并将之故事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乾隆皇帝的蝴蝶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nn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