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识另一个韩愈

认识另一个韩愈

作者: 木易羊的田 | 来源:发表于2021-11-16 22:59 被阅读0次

之前,对韩愈的认识基本就来自于备课《师说》《祭十二郎文》,在《师说》中觉得韩愈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是一个很严肃的人,《祭十二郎文》又让我觉得韩愈是一个很感性、情感丰富的人。

除此之外,印象较深的就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韩愈是当时的文坛盟主,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出“文以载道”的口号,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他一直做到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的高位。

我以为这样一个大咖,文采奕奕,即使有过被贬经历,也不会有处在谷底拼命挣扎的苦楚。

这次在《古文观止》里,接触到韩愈更多文章,似乎认识了另一个韩愈,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文坛盟主,不是那个名词概念里的“唐宋八大家之首”,而是一个鲜活的矛盾体。也有些明白了他说的“不平则鸣”“穷苦之言易好”。

他的《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与于襄阳书》《与陈给事书》《应科目时与人书》全是投赠之作,言辞恳切,极力毛遂自荐,虽然他说“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但每一篇都能看到他并不甘于穷困的命运。每一篇他都在“卑微”地请求对方能引荐自己。

我一方面感叹韩愈这样的大家原来也是这样起步的,一方面又在想读书人的矛盾心里。想到陶渊明、竹林七贤、鲍照、贾谊、王勃、李白、杜甫、李贺、孟郊……在儒家思想的耳濡目染下,没有人不想“达则兼济天下”,然而不管是混战不堪的乱世还是繁荣如汉唐的盛世,这些有才华的人并不一定都能顺利实现志向抱负。有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从而处江湖之远,有人“装疯卖傻”“郁郁而终”过着非正常人的生活,还有人终其一生忧虑国事却只能获得微职。到底该怎样看读书人的骨气呢?

立德、立言、立功,韩愈已经有“文名”了,为何依然执着于“立功”呢?

相关文章

  • 认识另一个韩愈

    之前,对韩愈的认识基本就来自于备课《师说》《祭十二郎文》,在《师说》中觉得韩愈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是一个很严肃的...

  • 新韩愈之新诗

    回首以前韩愈在,过后新人韩愈出诗来。新韩愈之中有诗意,新诗里头有韩愈。

  • 听《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有感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了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中关于韩愈的讲解,最初对韩愈的认识是在中学时代里的一篇课文《师说》...

  • 韩愈

    韩愈两三事 粤人知韩愈,因韩愈于宪宗朝被贬为潮洲刺史。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学问大家,粤人自然视其为官于潮洲为...

  • 【韩愈】

    为什么自称“郡望昌黎”,答案来源于网络: 郡望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 "望"就是"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

  • 韩愈

    韩愈有两句诗,“断送一生唯有酒”,“破除万事无过酒”。王安石破开这两句诗为四句,不曾增删一字,却独有其韵味,让人在...

  • 韩愈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吏家庭,不幸的是3岁时便已父母双亡,后由兄嫂抚育成人。 他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后来终于考...

  • 韩愈

    昨晚上听过赵老师讲韩愈,居然有他悄然入梦。 梦里他不是祠堂中的偶像,不是遥远的声音,不是神圣般的符号,却是鲜活的人...

  • 《师说》读书笔记

    师 说 --韩愈 (原文略) 简 介 韩愈(公元768-...

  • 潮州韩文公祠,你去过吗?

    韩文公祠在潮州市韩江东岸笔架山麓,为纪念韩愈而建。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识另一个韩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jk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