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有不止一位同事跟我说起过,第一季度过去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碌碌无为”。忙忙碌碌,没有什么收获,更谈不上什么成就感。
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状态。我在思考,这种状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种可能的原因,和工作的节奏有关。2018年一年可以说都在紧张的项目中,一方面Oracle的运维还要继续支持,另一方面,SAP项目也是紧锣密鼓的在开展着,白天讨论方案,晚上写文档,白天测开发,晚上改bug。整个项目组八九点钟下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这样快节奏的工作,就是一门心思的往前冲,虽然会感到身心俱疲,但是换来的确是一份份方案,一份份文档,一份份报告。就像打游戏,不断的打怪升级,做事情很快就能有反馈,这给大脑也带来了很多正向的刺激。而到了今年,从过完年到现在,进入到一种持续的运营状态。一方面去年赶进度而留下的方案瑕疵需要弥补,另一方面,开发的速度也比去年有所下降。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个IT需求,短则一周,长则数周才能彻底完成。每一项工作不能很快的有所反馈,大脑受到的正向激励就少了很多,在做事上获得的成就感也就少了。
第二种可能的原因,和组织的不确定性有关。年后领导就已经说了中心组织架构会调整,一直到了五月份,也都没有公布结果。尽管领导在不断的和大家说,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我们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有一些有想法的同事,会想要趁着这个机会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样就会对现在手上的工作有一些放松,也缺乏了钻研的精神。虽然这是个人的事情,但是这种情绪会影响到附近的同事,有工作交集的同事。
第三种可能的原因,和一些新领导的做事风格有关。今年以来最艰难的事情莫过于项目预算的评审工作。前前后后过了好几轮,整个团队都非常疲惫。没有预算,意味着工作需要由内部人员完成,而内部人员,尤其是开发人员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造成交付能力进一步下降。
面对这可能的三种原因,我能想到的事情,也就只有一件,聚焦重点,要事优先。
这个重点和要事,可以从领导那里来,也可以从我们的客户、用户那里来。
领导的习惯,对于一件事情,通常是要“快”,这是绝对的“快”,领导最不能听到的字,就是“等”。所以,对于领导交代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很快的去做,但是不一定要很快的完成。这个是要取决于事情的大小和难易程度的。如果是小事儿,简单的事儿,那就尽快去做,并且及时给领导回复完成情况。如果是一件大事儿,或者比较困难的事儿,这种事情通常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个人,甚至业务部门通力合作的,这样的事儿,我们需要做的是先把他切成小块。这个小,可能需要的是足够小。小到可以用小时去衡量的分量,这时候在把这些小块的工作一点一点去完成。这也就是我们在PMP里面说到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和项目计划。
对于用户来说,这个工作也是同样适用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同的,用户、客户提出的需求,可能是他本身工作习惯的角度出发,或者便利性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有所改善,这时候,我们需要衡量投入产出比,如果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出发,一切企业的行为都可以用财务数据来衡量,那么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可以用财务价值来计算。虽说领导不同意这个观点,同时举例说上了邮件系统能带来什么价值。其实我认为邮件系统同样可以衡量其价值,这个价值的衡量办法是可以从我们不用邮件系统产生了多少费用来计算,比如没有邮件系统,人们就需要使用私人邮箱,或者使用电话,短信去沟通。私人邮箱带来的风险是可以评估的,而通过电话或者短信息、或者U盘互相拷贝,这样带来的人工成本增加和电话、短信费用一样可以用一些概率统计的公式估算出来。这样价值其实也有了统一的衡量尺度。
完成了一件要事,胜过完成十件杂事。这不仅带来内心的充盈,同时也带来了智慧和能力的提升。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