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游戏力这本书,从上面学到不少。
儿子到了terrible two,所有的彬彬有礼、温婉贤良都变味儿,唯一不变的准则只剩下一条——凡事都说“不”。
一副麻将牌,一盒磁力片,一箱费雪大颗粒,趁我做饭时全部倒出来,乱糟糟摆在客厅地上。以前收玩具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做的,今天他却罢工了,摆出一副“任你如何说,我就是不收拾”的架势。
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常用以下办法。
一、泛灵论,三岁以下的孩子认为“万物皆有生命”,利用孩子的同理心,告诉他玩具想家了,要回家吃饭、找妈妈云云,让孩子由己及玩具,顺便培养同情心和爱心。
二、自然结果法,下午一直想玩托马斯轨道,我明确告诉他,不收拾好地上这些,不可能让他玩别的。一般他要是真心想换个玩具玩,就会主动收拾之前的烂摊子。
三、绘本的力量。儿子有一套小熊系列,里面有一本关于收拾玩具的情节,非常接地气,也是屡试不爽的办法。
一般情况下以上三种方法足够用了。但在进入terrible 2之后,我发现这些办法逐渐失灵了,此时我遇到了《游戏力》,用游戏力的办法,我是这样做的。
我找来小狗和毛驴两个玩偶,假装他俩在对话:
驴:你看看,我就说他不会收拾玩具,你偏不信,这下你信了吧,你看这满地的玩具,他肯定不会收拾
狗:怎么不会?前几天我还看见他收拾了呢,他会的
驴:他不会
狗:他会
驴:他会为什么他不收拾
狗:他马上就收拾了,不信你等着看吧
驴:那我就相信你一次,如果他再不收拾,咱们就自己动手吧,不用他了
狗:好吧

这时候,我发现儿子已经悄悄向地上那一堆玩具移动了。我帮两只玩偶在地垫上坐好,正对着儿子的方向。果然,他开始行动了,变收边数数,我过去帮他往里扔了一个,他又精准的把我扔进去那个扔了出来,敏感期呀敏感期,我真佩服蒙台梭利教授。
快收拾完的时候,儿子又被拼图勾走了,我并没有阻拦和打扰。等他拼完一张9p,我又故意让他听到两个玩偶的争执,大概还是那些话术。于是儿子主动过去把剩下的收拾完了,又去装另外两个箱子,乱糟糟的地垫终于整洁了。
这种方法也不难,多多思考多多练习就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