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魔方,有很多种的破解方式。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停地战斗。这句话饱含着浓烈的荷尔蒙气息,也与中国历史一脉相承的“斗争哲学”暗合——我们并不是像历史政治教材里说的那样是有着热爱和平传统的兔子。公司讲“战略”,比赛讲“血战”,职场讲“斗争”,搞个拓展训练讲“狼性”,开完一个每一秒的人物和对白都事先安排好的会议,也叫做“胜利闭幕”,你无论置身何处,都要与或具体或抽象或压根不存在的敌人战斗。本朝太祖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但是这样一来,时日太久便会有些尴尬。众所周知,树敌太多的人日子往往不好过。他们的人生陷入了不断自证的死循环:敌人一多,便总是横眉怒目;脸色一难看,自然更难结交到朋友,周遭形势就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又更是要多加小心,把一切花鸟鱼虫都当做假想敌。
这样的剑拔弩张从小就灌输进我们的血液中。考试一定要讲个名次,考试之外还要学个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参加各类竞赛,美其名曰不输在起跑线上。看看高考前夕的考试动员,那分明与战争动员无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压倒千万人。我们从高考开始,便接受了目的导向的成功观。考了多少分,赚了多少钱,买了几套房,换过几次车,是周围的人给你打分的依据。这样的评价标准简单粗暴,而当我们仅仅为了满足这样的标准活在世间,也就难免眼带血丝,在肃杀的气氛中搏命。
然而,这样的活法未免太累。放眼周边,全是对手。所以你需要变成一只刺猬,念叨着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善被人欺一类的咒语,恪守着不和陌生人说话的教训,凶巴巴地对待世界,一句“你瞅啥”足够引发一场战斗。特别是对待比自己更弱势的人或是为自己服务的人,只有如此方能找回一点点安全感与支配感。男司机殴打女司机,城管殴打小贩,患者殴打医生,只信任暴力的人,必定是心胸狭隘的人。他们拒绝沟通与了解,无法与这个世界友好相处,便只好选择使用最为原始、最为本能的方式。他们只期待自己的目的能够达到,却不在乎自己是如何对待世界的。本质上,他们只是年龄超标的“巨婴”,不能算是人格健全的社会人。人生需要战斗,没有错,但当你不可理喻地把整个世界都当成了敌人,便不能埋怨社会处处与你作对。
有人说,你是什么样,你的世界便是什么样。这话没错。世界由人组成,自然有其人格。你善待他,他才会善待你。你对他张牙舞爪,他自然也会反噬回去。整天抱着斗争思维的人,整天处于战备状态的人,是没有资格说什么“愿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的,你首先得温柔对待这个世界。上公交时别和老头老太抱小孩的挤,上了公交给老弱病残让个座,下了出租车跟师傅说个谢谢,别跟超市、银行的服务员、环卫工吹胡子瞪眼,别总觉得这个社会欠你什么,抱怨天抱怨地。或许天生你才必有用,但如果不能与这个世界好好相处,你也难以向这个世界索取什么。再是性格乖张的天才人物,也总会对这个世界做出一点妥协,收敛起过于张扬的棱角。
以“真性情”之名任性地对待这个世界,并不是明智的方式。世界不是以我们为中心的舞台,没有人有义务被你的任性刺伤。世界是柔软的,它是什么形状,取决于我们的塑造。当我们放下身段、抛弃敌意,我们会发现它或许并不是那么危机四伏,戾气散尽后,我们的眼睛会更清澈,收起刺,我们的路也会变得更宽。温柔对待周围的一切,世界便会温柔待你。
——
欢迎扫码关注作者微信公号:神经元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93/c4912b09528635e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