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扫厕所,我也要去一线城市扫
文/小征
即将毕业,离开校园。当在思索下了落脚的城市时,我也踌躇了很久,起初的想法是:只要有书看,哪儿都无所谓。
我也曾想过,找一个南方小城市,消费不高,节奏不快,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日子也挺舒坦。
一次和偶遇的学妹同去图书馆,期间聊到未来,她说毕业后直接会去上海,说的很利落,想必这个答案早已在她心里生根。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喜欢上海,工资也不低,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混好。相比较小城市,还算公平的,也许就混好了呢。
我看到她说的时候,眼睛里在放光,那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学妹眼里的光芒,感染了我。那个寻求安稳的声音“我想留在这座南方小城市”彻底动摇了。
那时的我从未去过上海,并未懂得学妹为何对上海爱的如此深沉。
第一次去外滩,正好赶上跨年。王安忆笔下的《长恨歌》画面像是重新被激活。
只是那些弄堂小巷早就换上了华丽的着装,站在黄浦江畔,看着眼前这江水不住的流淌,在朋友圈看到无数次的东方明珠就在伸手即可触及的地方。身后古典复兴大楼鹤立,人流中,各色人种川流其中。
霎时间我感觉自己置身国外。身体里的血液在翻腾,那是见了世面之后的惊喜。
在电梯里遇见过一位老奶奶,皱纹嵌刻在脸上脖颈上,白色发丝中隐藏着些许黑发,牙齿脱落的只剩几个。
过后我开玩笑的对身旁的冬说:这样的老人,在咱们老家应该就是拄着拐杖,坐吃等睡天天在门口晒太阳吧。
面前的这位,一手提着一个铁捅,里面稍有些水,一手拿着拖把,笑容满面的和一位中年男子交流,老奶奶说道:对,住在那边,那边有吃有睡,说完就呵呵的笑起来。
老奶奶在上海的工作应该是打扫卫生,在70岁的老人的脸上我看到了20岁的朝气,忙碌着充实着不抱怨,即便这样高龄,身体依旧健壮。
我想是这座城,让她没了丁点老年人的矫情,没了安度晚年的念头,压力也好,习惯也罢,老奶奶仍旧保留着活着的尊严,不依靠,不攀附。
在上海地铁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无论你是怎样,大家都在忙碌自己的事情,不会特别关注你。
有90后姑娘,拿着手机挨个请求别人扫二维码,一次次拒绝,笑脸告别转身又是一个请求。
一次坐我身边是我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坐下之后掏出手机,翻开的居然是股市页面,然后认真查看每支股票动态。
亦有职场女精英,腿上放着厚厚的一摞文件,一页页翻着查看,妆容和穿着都精致到无可挑剔。
……
可能去了之后,只能住10多平的房子,可能每天6点起12点还不定睡,可能无论漫天飞雪还是倾盆大雨,都只有一个小黄车载你上班回家。可能一个月的工资去了房租吃饭所剩无几,可能很多年后,对于上海来说,你还是一个外乡人……
我想说,不后悔,在最年轻的时候,我选择了去吃苦,去磨练,哪怕真的最后一无所成,至少我见过海上的繁华,至少我曾为生活奔波,至少别人说挤地铁时我能感受他们的痛苦……
如若落入一座小城,便把最年轻的自己给了安逸稳定,还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就说我不喜欢外面的世界。
毕业后,我会义无反顾的去一线城市,哪怕只是去打扫卫生。因为那座城市,我能感受到自己真切的活着,快乐或者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