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5/365
赏读捧个大瓜老师的《出走与回归—写在〈黑皮〉之后》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急忙翻看他的作品《黑皮》。《黑皮》是捧个大瓜老师的短篇小说,这是一篇细腻描写山村生活的小说,人物鲜活、充满个性,让我们见识了山村村民真实平凡的生活。
而《出走与回归》这篇文章是他对农村现状的深沉而广袤的思考。他曾经有过为时半年的乡村扶贫工作经历,他虽是城里人,却真实的见识了农村的破败、荒废、垃圾满坑、生计艰难的现状。
他在思考为什么年轻人念书离开家乡,就不愿再回来?一方面在惦记家乡的破败荒废,另一方面却不愿意再回到家乡来建设家乡。
他甚至写到他同学发来的外国的农村,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的令人向往。
农村在我们的国家是个庞大的存在。实际上每个地区的农村各有各的现状。南方也有许多农村非常富有,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但大多数的农村成为遗失在风中的留存在记忆中的乡音。自己所熟知的,小时候的那个家乡已经不见了踪迹。
大瓜老师描写的乡村破败、滞后,应该与现在城镇化的进程有莫大的关系。那些年轻的,有建设、创造性能力的年轻人都走向了城市,去追求更多的施展才能、发家致富的机会,而一旦离开,见识了城市灯红酒绿,繁华发达的生活,就再也不愿意回到偏僻落后、生计艰难、垃圾满天的农村。
我是地道的农村人,我通过学习,考上大学,走出了农村,来到了县城。我们这个县城是个农业县,农业是县城的根基。我们的县城是沙漠中的绿洲,缺水,严重缺水,自然环境很恶劣。
许多年前农村也曾经蓬蓬勃勃,人口繁茂。我们的农村也没有大瓜老师笔下农村的破败、荒凉、肮脏。
但因为缺水,后来提倡教育移民。家乡人都非常的重视孩子上学、考学。千方百计要让孩子考上大学,离开家乡。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家乡,扎根异地他乡的城市,之后把自己一家人都带了出去。十几年后,农村越来越没有人了,城市的人口也日益锐减。现在我们这个县城整个的人口,差不多不到以前人口的一半了。
农村留不住人,除了孩子都上学工作在外地,农村没有年轻人,更在于现在的地太难种了。
我们这尤其是浇水难。庄稼种到地里,要浇水各种阻拦刁难,附加各种条件,卡住咽喉。整个一年的种植的过程,特别麻烦之外,收益也不好。地种的少了,几乎没有收益还倒贴。地种的多了,雇不到人帮忙,还有各种劳务分配。所以现在留在农村的人也不愿意种地,宁可出去打工。真正留在农村的人十不存五、六。
我们的农村每个镇上都有社区,盖有楼房,可楼房对农村人来说,特别不方便。现在又新农村建设,集中规划住房,把以前的旧庄子推倒推平,经常让村民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改善人居环境。
但这样的房屋建的再好,居住的人却非常少。年轻人都飞走了,老人孤独无依只能跟着儿女也离开家乡,虽然说安土重迁,但有时候也是一种不得已。
这成为一个短期内没有办法改变的现实问题。或许还会愈演愈烈。
现在回到农村,真的就到了一种寂静的世界,没几个人。苍茫的天宇之下,只有成片的或高或矮玉米默默的坚守在天地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