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厚重的语文毕业课程
何老师呈现了一节语文毕业课程,课题是《古诗文中的成都人》。以两首古诗和两篇小古文为抓手,通过前五课时的学习,这节课主要来分析人物形象。
我这孤陋寡闻的人,是第一次见到那些诗文,也就认真的当了一回学生。
读通读顺,都要花功夫,还需要去理解,去品味,还要结合历史,结合情境,还要体会表达手法,对于我而言,脑容量的确不够。
跟在学生队伍里滥竽充数。学生可以侃侃而谈,我连光顾着听都会觉得费劲。不过,记下两句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孩子们现在所学,真的是比我们当初所学要厚重得多。而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发展所在吧。
02儿歌教学,多种感官一起来
姚老师呈现了一年级的儿歌教学《端午粽》。
老师的声音很好听,读出来的儿歌字正腔圆,有艺术含量。随文识字,怎么读,怎么写,结构是什么,怎么记住它,怎么组词,怎么说话,都是语文课堂上需要练习的。
孩子们这样记住“午”:牛字竖不出头;牛没有头就是午;牛,牛,你好牛,撞到了角就是午。孩子们的编撰能力还是值得学习的。
孩子们这样搭配词语:绿绿的叶子、草坪、米饭、荷叶;蓝蓝的天空、水池、大海;白白的米饭、云朵、面粉、雪;红红的苹果、花朵、红糖、口红。有孩子说黑黑的狗屎(但很多人没有听到),老师配合着掩住鼻子说好臭啊。这些词语是孩子们在摸索这个世界留下的字据。
孩子们这样用“一到……总会”造句:我一到周末就上补习班;妈妈一到周末就睡懒觉。哈哈,孩子的造句就是这个社会的真实反应。
一堂好的课,应该是可以打开孩子的多种感官的吧。
03数学大单元教学再试
三个人,三节课,一个单元的展示,体现的是一种尝试,一种追求。
第一节课《变化的量》,既是单元的开启课,又是函数世界的开门课。由“量”到“变化的量”,提出你的疑问,作为对一种新知的好奇之问。
不局限于新课教材提供的情境,而是将练习题的情境也拿来,让学生观察辨析:什么量变了,怎么变的,什么又没有变。从6个情境里去理解“相关联的量”,再去理解“有的量共同进退”,“有的量背道而驰”,不回避学生已经知道了“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些知识,
叹为观止的是全班分享时,一位学生根据现场的发言临时生成了一幅思维导图出来,分类、关键词、重点的把握,都很专业。
第二节课《正比例》,既要理解什么是正比例,又要能绘制正比例的图像,还要会一点应用。仍然从问题开始,从问题结束。带领学生不断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分享和全班分享,在全班分享时,老师配合着写出思维导图的板书。
第三节课《反比例》,和第二节课基本同构。但老师风格不同,出来的效果就不同。
这三节课连在一起呈现,还是会给听课的老师一些大单元教学的启发。
04找点、打井、寻泉水
小专题汇报,每个人都展示自己的一种课堂追求,或者教育追求。
一位说:自己常常被学生N次超越,因此在班级实施“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一节课有,一个单元有,一周结束有。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越来越有感觉。总有迷茫,慢慢的寻找成长途径,现在心定了。
一位说:结构化,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熟练。跟在前一位老师的身后学习结构化板书,目前自己也能呈现一些出来,算是有些进步。
一位说:想给孩子搭建一所更大的房子。经历分享式教学、深度教学,经历大单元研讨,还是想留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最后他提出四个问题:大单元教学如何与分享式教学平衡?大单元之后作业布置问题?自己这节课的生长点又在哪里?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对课堂保持一种敬畏,还要保持一种新鲜,才不会让自己和学生都乏味,也才不会辜负每天的时光。
让课堂每天都是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