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古之道

作者: 做自己的思想家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07:22 被阅读0次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视觉、听觉、触觉三种基本功能原来是一体的三角形,与物理世界的声光触受是有密切的相关互联性,也可以说是一体的三种作用,不可探寻它的个别界限,所以笼统的说“混而为一”的。这是从理论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章的论述观点的,而这里面所定义的名字,以及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古今中外并无差别,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这个是属于自然的一种一般规律,也是用这种描述来比喻对道的理解和把握。 从唯心主义的角度来看,人世间很多实际存在的东西并不是你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相反你的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还有身体触摸感觉到的可能都是错觉,人老了便会明白知道许多人间世事,被自己的耳目欺骗,被自己的情感主观蒙蔽的,非常之多。既然自己的耳目亦难全信尽为真实,只有用心体会历史法则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才较为真实得当。这也是应证了古人的观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 一切都是在变化中存在,这个世界没有固定永恒的东西,除了前面发生的成为历史,往后的余生谁也不可猜测,不要试图去预测未来,未来不可测,就犹如老子所述:“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清规律,跟随规律来做事就好了。

相关文章

  • 执古之道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

  • 《道德经》第十四章2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第一节 【原文】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②,...

  • 管理学01

    《道德经》里,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大意是说学习“古之道”,可以治今之事。放在管理学界,就是指管理学大...

  • 老子的“道” - 执古之道

    周更/一篇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

  •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我想回头望 把故事从头讲 时光迟暮不返 人生已不再来 此生多勉强 此生多寒凉 等不到那盛装出场的未来

  •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我想回头望 把故事从头讲 时光迟暮不返 人生已不再来 此生多勉强 此生多寒凉 等不到那盛装出场的未来

  • 执古之道,御今之首

    《道德经》第十四章,讲了很多什么是道,道是什么样的?很深奥,很玄妙。最后有一句“执古之道,御今之首”,我印象很深刻...

  •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笨笨明愚解《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

  •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道德经学习第十九天 披头士有一首曲子改编自老子的《道德经》,歌曲名为《the inner light》,可以翻译成...

  •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解释

    对《道德经》“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的新感悟。 这个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亘古。亘,指的是空间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执古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gs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