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个场景,在某个周末,你和朋友在喧闹的聚会场所相见,环境非常的嘈杂,但是你们却可以心意相通,相谈甚欢。
再想象另一个场景,在大学的课堂上,老师知识渊博,幻灯片上写满了各种要点和参考信息,但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把老师的课程听进去一点。
这是为什么呢?
从表面上,两个场景完全不一样,但背后的原理却相同。
如果我们不懂得其中的原理,无论是在与人沟通、交朋友、还是在学习上,都无法达到取得有效的成功。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这本书,作者是哈佛大学的神经学家,他利用脑科学的原理,帮我们揭示了认知的真相。
![](https://img.haomeiwen.com/i3953603/176bc01428a63c64.png)
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摘自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p007
在这个实验中,你需要准备两个能发声的音源(我发现最简单的是一台电视和一台收音机)。
1.打开电视,找一档以说话为主体的节目。内容无关紧要,可以是新用,可以是体育节目,也可以是天气预报,只要找个有人在说话的频道就行。
2. 打开收音机,找一档以说话为主体的节目。同样,不要在意内容,只要找个有人在说话的电台就行。
3. 你的目标是同时听懂电视和收音机中的内容。开始吧。
这个实验要求我们同时听懂电视里和收音机里的两个声音的内容,但如果你做了这个实验,就会发现这根本不可能。
就像昨天,我和我的一个好朋友打电话,聊得正起劲,这时我3岁的女儿跑过来和我说话,我试图在听我朋友说话的同时又听我女儿说话,但却发现做不到,而且会感到很烦躁,我带着烦躁的情绪对我女儿大声说了一句“妈妈在打电话呢,等我说完你再跟我说话好吗?”
我们为什么不能同时理解两个声音呢?
这与我们的大脑结构有关。
摘自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p010
![](https://img.haomeiwen.com/i3953603/d14d5da90d645d56.png)
如图5所示,大脑负责理解语言的区域有三个,第一个是听皮质,它负责处理输入的声音,大脑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二个区域是布罗卡区/ 韦尼克区,它负责理解声音的内容,只位于大脑的一侧。瓶颈就在这里了,负责理解的只有一个声音能够传达到布罗卡区/ 韦尼克区。而第三个区域额下回,相当于信息的开关。当有两个声音同时通过时,它会只让一个声音通过,而屏蔽掉其他声音。
所以,我们一次只能理解一个声音的内容,这是由我们的大脑结构来决定的。
这也是我们在开头提到的,为什么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依然能够和朋友相谈甚欢了,因为我们主动选择接收理解了朋友的声音。
那为什么老师讲解写满要点的幻灯片,我们却无法专心呢?
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阅读是一种无声的对话。
是的,书中提到,大脑处理无声阅读和大声朗读的方式几乎完全相同,我们无法一边理解老师的话,同时一边理解幻灯片上的大段文字内容。我们的大脑只能理解一个声音,即使老师讲的内容和幻灯片上的内容一致,但由于我们阅读的速度比听的速度快,同时又想兼顾阅读和听老师讲,造成两个声音来回切换,影响了我们的理解。
基于以上脑科学研究,给大家几点行动建议:
1、 需要专心阅读时,营造一个没有人打扰的环境。
2、 与人交谈时,同一时间只听一个人的发言。
3、 在使用幻灯片时,不要放过多文字。
4、 当遇到念幻灯片的讲座时,只听老师的发言,不阅读大段文字。
想起罗胖每年的跨年演讲,只有图片和少量文字,却引起许多人的巨大共鸣。正是掌握背后的脑科学原理呀。
请你回想一下,你听过一场让你印象深刻的演讲或课程,它的幻灯片设计是怎样的呢?
掌握脑科学,用微小的力气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