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白平的这个版本很合我的胃口,它不是论语注解,而是讲孔子的生平,然后带出对论语合其他人记录的理解,语言通俗易懂,有时宛转幽默。
白平 著 求真出版社这份感想不是一般的书评,我是说普遍格式的那种,我不称其为“读后感”是因为我还在读,既然有了感想,为什么不写出来呢?阅读中的和读完后的各有所长,而且我也不见得写读完后的。不过,也可说这是读完后的,因为早在两年前我从牛车水读书馆借来读过,内容虽然忘记大半,其显明的风格却记下了。
买来读源自2023年1月某日书屋群的书友Lina问大家有没有《论语》注解方面的好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推荐了几本,我说去看白平的吧,不会错的。我没多说,因为只剩印象,说不出什么,只看她信不信我的判断了。其他人推荐的就多说了几句,我想Lina最后买了其他的,她问我要不要给我捎一本,我说要捎就捎白平的,她允了。
我和Lina其实没见过,群里聊得挺好,她话不多,一说挺实在的,这次托她捎书也是认识她的机会。一个月后,她说书来了,为了她,书屋月聚必然要的。
我们约在实龙岗NEX的SUBWAY,挺文气的女士,朴素的穿着中有着贵气,与我年龄相仿吧。同来的还有两位,都是好书友,其中一位为此聚会专门写了小红书的文章,当然,文章对这本书不知来由,未记录,在此,这份感想是个补充吧。Lina说我要的版本(上图示)挺难买的,问了几家才找到。我感谢,带了我的《理想国》作为交换,也说要付她钱的,她不要。
两个人读同一主题的书或者同一本书是很有意思的 - 这个我没说,但心里默默念着等看完后找她聊聊感想。这不,现在迫不及待抛出一些来了。我说这份感想不同一般嘛,不一定要谈内容,借里面的道理谈当下的生活身边的人也好嘛。
孔子的一生是现实的:为了改变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而他推行的是理念的。怎么说理念呢?从效果看吧,当世用了他多少的不好说,可一个推行者没有把控官场要职而靠着几位杰出的学生来实现,效果就不能说举世瞩目了吧。现状不见得改变,可造福了后世,这就是理念的强大了,是不是孔子希望的难说 -谁不是活在当下呢?我想,在他闭眼的时候多是遗憾少是希望,看着有人愿意为他记录言行有人愿意为他实现少许,会略有安慰吧。千百年后的孔子被神化了,这本书里的还原了真实。
这么看来我也沾了点孔子的气,为一个读书的理念,学生没有,书友几个,著书不求别人,也没人愿意写我,就自己写吧 –古今的不同是今天有电脑了,写起来方便。
理念的效果切不可量化了,比如读了几本写了几本,而是质化了的,只问有和无、好和坏 - 有读书吗?有,读书好吗?好,这就够了。打个比方,一件理念的事也有经济回报,一本书卖了赚三四块钱,靠这个养活的话一天得卖多少书呀!所以行不通,要么别搞理念,要么不能只搞理念,换着法地包装、混合,冠以“创新”的名下。我说,这是不好的,纯的东西往往安静不为人知的,我是说不为那些因躁动而躁动的人知,瞧瞧他们每时每刻被什么吸引着就明白了。纯的东西给人安静,同样需要安静来体会。
每天早上上班前,我和爱人去麦当劳,一份早餐,她吃,我喝咖啡。她也喝,咖啡能续杯的。席间给她读这本书,每次至少一章,三四页,挺容易读的。我不打算自己看,想一直给她读完,估计得两三个月的早上吧。之前给孩子也这么干过,《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汤姆叔叔的小屋》什么的,都是每早读几页慢慢读完的,现在应他们要求正读《格列佛游记》第二遍呢。
与我并行阅读的书好几本,有几本只为家人读,一起读,家人的时间应该一起做事的。搞爱好有两种吧,一种是自己的,管它高级低级,别耽误别人时间别祸害别人就行;一种是大家的,至少对人有益,那就一起来做,孔子和他的弟子就是这样的。
很久没写感想,记此短文,勿见笑。
lazy tiger
2023.03.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