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晴
身边有刚参加完中考的孩子家长,说一点也不敢松气,考完试的第二天就给孩子报高中补习班。因为公办校老师有胆量补课的特别少,而补课需求特别旺盛,可谓奇货可居,十几天的大班课至少一万多。老师少,不好排课,竟然得上到晚上十点多,再留点作业,与中考前的学习强度竟然差不多。
孩子辛苦了四年,好容易上完了初中,即将迎来人生的新阶段,拿着补课的钱领孩子出去玩玩,开阔一下视野,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这么几天都舍不得?补课真的那么重要,比孩子的快乐都重要吗?
我尝试分析补课的心理,首先是大家比较认同的剧场效应。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家里条件都不太好,给孩子吃饱穿暖就不错了,也不指望我们成龙成凤,学校的教学水平也没有太大差别,家长最常说的话就是,能学啥样算啥样,考上了砸锅卖铁也供你上学,考不上该干什么干什么。孩子没有压力,适合什么干什么,反倒能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而现代的教育,有一部分人不遵守游戏规则,妄图通过补课来实现领跑或者弯道超车,别人看有人抢跑了,也怕被落下,就也跟着跑,就像看电影,最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都站起来了,恨不得踩在凳子上,其实看得还是那场电影,看得筋疲力尽,看得人仰马翻,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又都是推波助澜者。
我觉得第二个心理就是不相信孩子,不能给孩子一点自由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就像《少年派》里林妙妙的妈妈王胜男,看到孩子一分钟不学习都难受,孩子怎么这么懒,多学一点都难受,给她花那么多钱都是为了她好,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理解大人呢?将心比心,孩子学习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消耗一点不比大人上班轻松,时间长、任务重精神还压力山大,多少孩子最羡慕的是爷爷奶奶的退休生活,整天被学习压得一点快乐都没有。休息时家长无法监督孩子是否在真正学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送去补课,最起码占着身子,心里很平衡很踏实。
我觉得补课跟吃药差不多,如果功课确实落下了就像身体真有病,补课(吃药)确实有效果;但再好的药也不能天天吃,是药三分毒,天天补课的孩子身体自身系统的免疫力越来越低,得了药品依赖症,越补越虚,身体反倒补垮了,补课真是一副治标不治本的药。反之孩子如果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他的成绩短时间看不出什么,但后劲和潜力是巨大的,会把依赖补课的孩子远远抛在后面。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如今补课成风,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成绩差还不补课,将来怕孩子埋怨。尽人事听天命,补课只是寻找一个心理平衡。
那天我坐公交车,一个特别聪明漂亮的小女孩坐在我后面,她看到什么现象都能提出问题,为什么每次坐这个车人都那么多,到哪站人能少一些,还说,我们坐的车如果超不过旁边车就像在后退一样,这是初中才讲的相对运动的问题,一位不到四岁的小孩竟能观察出来并叙述得这么完整。孩子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就是看大人怎样引导,如果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发展,就是在拔苗助长,可惜孩子了。
每个时代都有标志性的事件。同样是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新中国的前夜,他们被母亲送上战场;60年代他们去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初期,他们成了乡镇企业或者城市商业中骨干力量。从战乱到和平,从贫困到小康,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刚好遇见时代的特征。不论怎样,青少年都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希望,在补习班与题海中成长的他们,纸上谈兵的功夫一定超过任何前代。如果能走出教室离开书桌,在广阔天地间自由呼吸驰骋,属于他们的时代才会前途无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