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韩书旷世经典作品育儿宝典
站在哪里都不能丢掉“人”字

站在哪里都不能丢掉“人”字

作者: 浙师大蔡伟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04:35 被阅读983次

    群里看到一幅漫画很有意思。一条曲线构成两个山峰,一个谷底。山上画着一个人,写着一个算术等式:人+山=仙;谷底也画着一个人,写着一个算术等式:人+谷=俗。同时配有一句哲言: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说其有意思,是因为这么一幅充满深刻的人生哲思的漫画却只用了寥寥数笔,而两个等式显得那么的巧妙而有新意。看一眼忍俊不禁,再看一眼思如泉涌。

    人终是喜欢站在高处的。孔子先生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世人皆知,以至于千年以后的杜甫忍不住高呼: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于是,登临成为中国诗文中最丰富的内容之一,杜甫过泰山未登临却逼出了他人生中留存最早的一首诗,这也可看作他的代表作之一。更多的则退而居其次,登不了山那就登楼。一直不明白中国古代物质普遍匮乏,却造出了那么多千古名楼,目的何在,看到这副漫画后豁然开朗:为了让那些既无山可登而又心怀远志的文人骚客们登临抒志。于是就诞生了《岳阳楼记》《登鹳雀楼》《登黄鹤楼》这样的千古名篇。

    爬,攀登,努力向上,登临绝顶……一直是中国人生存的内在动力,虽然像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也有过“高处不胜寒”的感叹,但他的一生,却始终在努力攀登。虽屡遭各种打击,但三起三落,为官之心不渝。其去死后,又被宋高宗追封为太师,谥号文忠,可谓死得其所。而隐逸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引无数评论家激扬文字。中小学教师甚至以替换比较法来引领学生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特征。是啊,陶渊明“见南山”为何不用望、眺、看等字眼,而偏偏要用最平常的“见”字?因为这个“见”字显得随意坦然,而其余都给人有意而为,甚至比较刻意的感觉。

    可是,你真的以为自己读懂了陶渊明?你以为陶渊明真得对做官毫无想法?否则他就不会去做那么多个小官了。陶渊明之所以成为隐逸诗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郁郁不得志。要知道其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任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而他呢,做的都是什么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一些不入流的小官,他对当时的制度与官场深恶而痛绝之,于是挂冠而去,专心创作,最终成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这也算另一种登顶。

    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在努力攀爬,只不过中小学生攀爬的是题山,普通教师攀爬的是升学率,也有个别老师则志在指点江山,因此一直攀爬于盘旋而上的仕途……大家都想爬上高山之巅,都想着险峰之上的无限风光,却忘记了出发时的初心,漏赏了沿途的风景,虽然登上了山顶,却把人字给弄丢了,于是山还是那坐山,仙却始终未能出现。

    事实上,一个人站在山顶还是站在谷底,并不是努力就能决定的,你的背景、机遇、贵人有可能成为主因。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已经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却始终徘徊于谷底,你冤、怨、愤、恨、怒,但除了伤及自身,却什么也改变不了。事实上,是站在谷底还是站在山顶,不是用绝对高度来衡量的,其尺度恰恰是你的心。因为只有心的高度,才是你真正的无人可推到的高度。否则你觉得自己已经爬上了山顶,但与别人一比,原来你仍在谷底。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前,玉帝封了他个弼马温,悟空原以为是什么大官,欣喜若狂,后来才发现这不过是个无权有责的马倌。悟空怒从心头起,怨向胆边生,反上天宫,与各路神仙恶战,并自封为“齐天大圣”,虽得不到任何机构的认可,却也自得其乐。

    做仙人固然可喜,做俗人也不可叹。仙与俗虽有高低不同,但它们毕竟都伴人而生,带着人气。这就像音乐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一样,雅与俗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规成的;山顶仙人与谷底凡人同样也是构成社会风景不可或缺的元素。山之巅抑或谷之底,不过是人一生中的一个落脚处罢了,它本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够看到什么、纠结什么,也不能以此判定一个人格局的大小。正如小龙女在谷底练成绝世武功,而人品依然至纯至洁;黑木崖上东方不败武功盖世,而人品为世所不齿。那些善战的指挥者可以身处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却始终不会成为井底之蛙;而狂妄自大的马谡,不听诸葛亮依山傍水驻扎部队的指令,擅自将兵马部署在街亭山上,自以为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结果被曹魏名将张郃领大兵“围殴”,痛失街亭,负罪被宰。

    因此,人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站在哪里都不能丢掉“人”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站在哪里都不能丢掉“人”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up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