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了寻找着力点、中正地拎要点、拿捏分寸感,做这些最终是为了在这些基础上产生出对策,找到回应孩子的路径。
很多家长走到分寸感这一步,分辨了轻重,就不知道怎么回应孩子了。比如有个孩子想要妈妈给她买玩具,央求着妈妈说:“求求你了,就买最后一个…”
妈妈本来想给孩子买玩具的,孩子说“最后一个”很显然是借口,妈妈担心这次给她买了,下次她继续这套说辞,为了达到目的而胡乱承诺,然后再找理由反悔?妈妈觉得不守信用是个严重的问题,不能助长,于是陷入纠结中。
作者给妈妈的建议是:可以对孩子说:“玩具可以买,但如果是最后一个,就不买了,你来选。”孩子肯定选择买,然后再告诉孩子:“想买玩具说就行了,最后一个怎么可能呢?”
作者为什么能很快找到呼应孩子的对策而我们却不能呢?这就回到这一课的主题:对策来自感觉。
家长容易陷入单边政策,就是沉浸在自己的感觉中,没有了解到孩子的深层感知和需求,自然就没有产生出办法和对策的土壤。
既然把感觉看作土壤,那么一个土颗粒不足以产生出办法和对策,因此我们要保持对孩子的连贯感知,就是把孩子的感觉看作是一条不断变化高低起伏的曲线。也许我们会觉得这条线难找,但其实也不难,感觉的点足够密就连成了线,关键是要找到足够多的感觉的点,这个也不难找,但是容易浮于表面,不够客观。
常见的例子,比如孩子想跟家长分享零食,很多家长会说:我不吃,你吃吧!如果把这里当做一个点,家长沉浸在自己的感觉里,自己不爱吃零食或者为了让孩子独享零食,自认为这样的回应没有问题。我们不妨换另一个感知方式,从孩子的视角切入画面:自己吃到好吃的东西,想跟最爱的妈妈分享,对妈妈的爱超过了对零食的爱,这本是跟妈妈诚意满满的互动,如果被拒绝了,孩子会有巨大的失望,也斩断了彼此的情感流动。当我们把这个点看得明白而完整,就会明白,拒绝是一种糟糕的回应。由此看出,对一个点的感觉的深度不同,产生的对策可能完全相反。那么可以想象,对孩子整个感觉线把握的差异产生的对策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作者举她侄女的例子,来描述她是怎么找到这条感觉线的?并且由这条感觉线是怎么自然生长出对策的。
作者一家在西北旅游,侄女特别独立,生活玩耍全都自己搞定。
一天,所有孩子在捉蚂蚱玩,好不容易把蚂蚱捉到了瓶里。但侄女坚持要放了它们。其他孩子不同意,她就一个个去说服。说:蚂蚱装在瓶子里,它们该有多害怕呀,它们会死的,我们把它们放了吧,让它们回家找妈妈去吧…
草原上的印象,是作者这一次见到小侄女的感觉线的起点。
这个同理心爆棚的小姑娘,回到家后就变成另一副面孔,憋着嘴说:“哼,不想写作业!”
奶奶听了这话,立刻说:“不写作业怎么行呢?你都出去疯一个星期了”
侄女听了叼着铅笔翻个白眼,无奈坐在书桌前。这个地方,作者在感觉线上标注第二个点。
作者试着切入到侄女的感受中:这趟草原之旅,大概是他一年中玩得最开心的一个星期,离开时很不舍,还偷偷抹眼泪,第二天就进入写作业模式,转变太快,她肯定不适应。加上以前写作业,妈妈总是带着催促和责备,接下来她肯定会磨蹭和心不在焉。
因为前面玩的太嗨,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所以作者不会像奶奶那样催促。到这里产生出的对策就是给她空间,耐心等着。
接下来侄女的表现,大家都很熟悉了:写作业开始20分钟以后,作者推开门一看,侄女还躺在榻榻米上玩脚丫呢,见作者进来,一骨碌爬起来坐在书桌前。作者什么也没说就出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进去,人家还叼着铅笔发呆呢。作者定定看着她,开始写作业后作者就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侄女又跑出来拎了一袋牛奶回房间。半小时后捂着肚子出来,一脸可怜样,说肚子疼。奶奶又是找水又是找药。作者对奶奶摇摇头,让她不要多说话,两分钟后,她又回房间了。
作者以一种看戏的心态,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她的磨蹭手段,不着急,也不生气,实在看不下去,就到房间看一眼,中断她的走神。
到了中午,作者在这条感觉线上标注第三点。这个上午对小侄女来说肯定是非常煎熬的,经历了无数次挣扎,连装肚子疼的招数都使出来了,说明她难受到了极点,慌不择路。这么艰难的状况,如果再被批评,内心的力量感就会消耗殆尽。走过最艰难的阶段,作者猜测接下来侄女的状态会慢慢回升,但因为此前玩得太开心了,转换过程要比一般孩子更长,于是从这个感觉中产生出来的对策就是继续容忍她的磨蹭,适度口头提醒。
接下来两天,侄女不再那么挣扎,但依然频繁走神。中间各种理由出来晃悠,顺便跟家里人聊东聊西。作者对她的管理的次数依然不多,通常在聊得热火朝天之后,给泼一盆冷水:嘿,写作业去!然后她就悠悠回房间去了。
两天后,作者在感觉线上标注了第四个点。侄女已经接近日常状态,虽然也会走神,但不多,情绪也比较愉快,可以给她一个适当的辅助力,帮她进入更好的状态。于是作者坐到他她的书桌旁说:你这作业速度有点慢,这不是你的真实速度。我看看15分钟之内你能写多少字?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用计时的方式,小侄女很快写完了作业,她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回顾整个过程,在标注感觉线的点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把自己带入孩子的角色,只有对孩子的感觉足够深,对策才能自动产生,根本不用冥思苦想。大人付出足够多的耐心,孩子的状态才能彻底反弹。
总结:把自己带入孩子的角色中,找出一个一个感觉的点,形成一条感觉线,自然产生出办法和对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