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心

作者: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 | 来源:发表于2023-06-12 21:19 被阅读0次

中午梁老师打电话,让我下午去她家,我们讨论一下木心。

欣然赴约,与L院长前后脚到。

之前的一期读书会分享时,L院长对我提的一个建议我还记忆犹新。

他应该也记得我,大约我是书友中一个独特的存在,为了给孩子培养阅读的习惯家里不装电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罢。

下午讨论《木心回忆录》,很惭愧,我连上册都还没看完。

打开院长的书,那么厚的两本书里做满了笔记,甚至同一段文字,都有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一层摞一层,旁边还有阅读时的感悟,一问,已经看了六遍了~~

学渣瞬间泪奔,自已的书比脸还干净,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梁老师也读了两遍,我真真切切地感到自愧不如。

两个老师分别对书中印象最深的段落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因为只粗粗读了一些,所以在努力跟上他们的思路。

谈到某些让我们有共鸣的段落时,我们都忍不住想表达,但我还是尽量克制,不想打断老师们的思路。

静静聆听既是一种尊重,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收获。

在读到老师们分享的某个段落时,眼睛投向文字,短短的时间就会突然产生一种触电的感觉,就像和初恋第一次拉手一般。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碰撞,我瞬间理解了梁老师说过的,她在看完时,一个人泪流满面的感觉。

当时觉得自己挺理性一个人,应该不可能会有读到想哭的感觉,但我还是低估了文字的力量,它能透过你的眼睛,进入你的大脑,击穿你的灵魂。

我感叹于木心先生的文学造诣,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如果说文学是一片海洋的话,我们还只是站在岸边去感叹大海的深遂,而他却已经在深海里尽情遨游,很多书都读过百遍以上,很难想象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里是怎么做到的。

他把自己的思考透过文字,来给我们展示文学海洋里的博大精深与无尽魅力,为我们打开一扇新世界。

记得刚看完《三体》的时候是一个晚上,读到那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时,那种思想的降维打击给我带来的震憾。

一个人静静地走出家门,看着漆黑夜空中的点点闪烁,感觉整个人在蜕变,我虽然还是我,但我已经不再是我了。

坚持阅读十余年给我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从懵懂的状态到开悟,视野在逐步拓宽,认知在逐年提升。

思考带来的力量如星星之火,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开始燃烧。

也如鱼儿游入大海,享受着前辈们的精神滋养,一个人静静的,隐秘地成长。

阅读,带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L院长说,最高的自律带来最高的孤独,最高的孤独带来最大的自由。

因为自律而孤独,因为孤独而自由。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自成世界,自成体系。

在这个自成一体的世界里,我就是自己的王,拥有着绝对的自由。

自己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

借用屈原的一句话自勉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 读《木心谈木心》

    读《木心谈木心》前,我只知其人,不知其字。见了其字,视为奇人,叹为才华横溢。文章可以这样写,文字可以这样搭配,仿佛...

  • 读木心

    不知道如今,有多少人念着或哼着《从前慢》;不知道如今,有多少人怀念着那份“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时光。同...

  • 读木心

    读《文学回忆录》,第一次读的时候完全读不进去,心里想“我去,这是个啥?还有神话?”然后就看睡着了我至少三次,后来忘...

  • 读木心

    (一) 读木心 总是觉得 自己很脏 不能,从文字间伸进手去 像掀开一角门帘 问一声:先生你会原谅我吗 想来先生很忙...

  • 读木心

    尘封多年的旧书又得以见天日 已忘却了纸上的文字 今日又读你 被那高贵深处的清澈打动 想必那时的曾经年少是读不懂你的...

  • 读 木心

    生活本胡乱毛燥无趣 在这寻找一丝安稳 微风正起 蕉蕉骂骂咧咧的跑进来投诉 骂完 舒爽 睡 人贪心 咖啡一杯却要一壶...

  • 读木心

    安德烈•纪德在他的《地粮》中,借奈带奈蔼之名,宣示“要爱而非同情”,我读此书时正好是奈带奈蔼的年龄,故而以...

  • 读木心。

    1.我倒并不悲伤,只是想放声大哭一场。 2.平民性格,刚毅木讷,不仅爱,而且是爱上了。 3.凡事到了回忆的时候,真...

  • 读木心。

    1.行人匆匆,全不知路上发生过的悲欢离合, 走在老街上,我不来,街上是没有这些往事的。 2.果子成熟,不是果子老了...

  • 读木心

    今天晚上,心里颇不平静。因为刚才打断我看关于木心记录片的和之前很多次一样的争吵,也因为木心。 不知道是多久以前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木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vq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