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深度•路径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4-20 04:56 被阅读0次
    写作:深度•路径1

    过去广为流传的一段话,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对于写作文,学生常常苦恼:“我写的作文总是得分不高,思考总是缺乏深度,我的见解总是没有新意,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大多主张以读促写,倡导大量阅读,在精读研读中去仿写、改写、创写,但是操作性不强,周期较长,最终的成效因人而异。写作的结构容易指导,写作的素材可以用名人的事迹或警句来补充,写作的语言也可以运用一些片段练习来提高,但是这些看法、见解怎么教呢?经过许多年摸索,与诸位同仁切磋交流,互相学习,将这些经验加以梳理和总结,与大家分享交流。

    路径1.深度源自比较

    付胜云老师在《试论议论文的“思想深刻”与写作教学》一文中为我们解决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深刻”的标准问题。的确,如果不与一个标准进行比较,那么,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写作,其思想都不一定会深刻。这个发现很重要,它让我们不用那么苦恼了,因为所谓的深刻,其实就是比较的结果。付胜云老师总结了深刻的四种类型:

    第一,以本质为深。例如人类之所以使用石器,就是根据需要认识到了石器的本质属性。

    第二,以层次为深。例如从常识思想到科学思想再到哲学思想;再如从直觉思想到实证思想再到思辨思想。

    第三,以反为深。例如从反面来论证或者思考。

    第四,以新为深。例如采用新视角、新取向、新路径等。

    付老师还告诉我们实现以上任一类型的深刻,都可造就文章的“深刻”,并指引我们如何去寻找新的工具。“深刻是目的,方法则是手段。”那么,有哪些具体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深刻呢?有哪些工具既比较新鲜又容易掌握呢?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同理,实现深刻的路径也可以有多种。

    路径2:深度源自思考的工具

    不同的写作者,理论素养、修养、立场、角度等都不会相同,其文章往往各有各的深刻。而思考的工具往往比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更重要。基于此,探索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思考的工具。

    (一)以本质为深的“泊松分布概率”

    北京师范大学刘里远博士在《有一种高论叫“大多数是好的”,怎么破?》一文中,告诉我们怎样去一招破解无数的“大多数”。

    这一工具,相当实用。如果学会,将能破解生活中的无数难题。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属于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是正常事物的分布范围。而社会和自然界中事物发生的个体数,则属于数学中的离散分布或泊松分布,一般用于异常个例的发生数目或分布范围。在计算和评价发生坏人、坏事的概率时,应该用离散概率或泊松分布概率,应当以每千人、万人甚至十万人、百万人中发生的数目,作为概率值。如果坏人由过去的平均值万分之三上升到万分之五,就是警惕信号;如果上升到万分之七,就是危险信号。如果十个人中有一个坏人,尽管百分之九十都是好的,但一百个人中就有十个坏人,那该多严重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深度•路径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wp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