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记忆流年哲思散文
泛滥的“真相”是媒体人的反思

泛滥的“真相”是媒体人的反思

作者: 豆丁豆炒豆 | 来源:发表于2019-05-01 14:24 被阅读11次
    泛滥的“真相”是媒体人的反思

    日前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抓获,这桩历时三年的旧案也被披露,一时间,案件背后一系列惨绝人寰、骇人听闻的细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仅仅只是嫌疑人被抓了,事实的真相还没水落石出,但一些所谓的“真相”却被爆了出来,一些媒体自诩为侦探,忙着随意揣测,无中生有的舆论引导。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到底是什么,有关部门还在调查期间,而一些媒体为了赚取眼球,随意揣测人物心理,贴上反社会、人性丧失、教育体制失衡、父母过度溺爱等标签,起的标题也都是“北大学子”“性工作者”等偏离话题的噱头,流量是赚到了,但却忽略了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和作为媒体工作者基本的素养。

    媒介赋权的能力有多大,不言而喻,大众媒介在网络发达的现代拥有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广泛深远,西方把媒介被称为第四权力,它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报道新闻事实而已,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引导。

    舆论往往诞生于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之下,受众对于哪件新闻重要,该关注什么都会受到媒体选题的影响,这在传统媒体时代尤为突出。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选择权虽然扩大了,但是在繁杂的信息中,受众还是要依靠意见领袖的指引,选择热点,而不是全盘接受,所以说,信息的泛滥恰恰提升了媒体人的重要性。

    泛滥的“真相”是媒体人的反思

    后真相时代,人们满足于情感的感性化新闻,但却容易忽视新闻本身的价值是生硬的现实反思,而在娱乐至上,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催生的许多自媒体,一味的迎合受众偏离理性的需求,只为刷流量、获得更高的点击量,为新闻人物贴标签,设置话题性的议题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而最终读者也会在意识到泛娱乐化新闻的轰炸中的无聊和虚假满足,留住受众只能是优质的内容。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传声筒,但专业的媒介组织凭借其信度和专业度在受众的心里仍旧占据一席之地,一方面作为专业媒体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流量可以靠噱头赚取,可是价值要靠深度挖掘,解读事实并非随意幻想,发挥自己的优势,多方的采访调查取证,给受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其次,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也许一个无中生有的标题会带来的10+加 的阅读,一夜之间获利颇多,可是这种与自己本心违背的趋向不仅有害而且危险。

    新闻的敏感不仅在于新闻价值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责任意识的坚守。这对于媒体的长足发展来说是根本基础。

    斯里兰卡发生连环爆炸后政府第一时间关闭国内的通讯设施,其中一方面就是为了控制媒体舆论的风暴带了二次危害,与此相比,新西兰枪击案发生后,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大量有关枪击发生时的视频,不但引起了民众的恐慌,也助长了恐怖袭击者的嚣张气焰,这点从嫌犯想出名的话语中明显看出,这就更加要求媒介要明确自己在舆论引导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不要间接成为犯罪者的宣传工具。

    泛滥的“真相”是媒体人的反思

    当然,广义上的媒介不仅仅只有传统大众媒体,现代技术加持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的爆发点,不能要求每个发言人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公正真实,可是却可以少一点揣测和偏见,多一点耐心和洞察,媒体人则更为重要。

    别让泛滥的“真相”掩盖事实的本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泛滥的“真相”是媒体人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zi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