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底层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要超过努力和天分,然后有一副对比的配图,一幅图的内容是很少的圈圈,且关联性很少;一幅图是很多的圈圈,且关联性很多。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这个图讲给孩子听,碰巧在送她去上课的路上看到了连片的绿草地,我就来了灵感。
我指着窗外向后飞奔的草地,对孩子说:“如果窗外这一大片草地上只有两颗离的很远的草,你觉得他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大吗?”
女儿说:“应该很小吧。”
我又接着说:“现在这片草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草,那你认为它们之间互相发生联系的可能性还大吗?”
女儿说:“那还用说,都挨一起了。”
我接着说:“你可以把这片草地想象成我们的大脑,如果我们的大脑里只有两个字的储备,你觉得你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你能把一个事物和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或者是和其他的事物连在一起吗?”
她想了想,说不行。
我说:“那如果我们脑海里有很多的汉字的储备,也有很多事物的储备,那么你看见一个东西是不是脑子里就可以产生很多关联性的事物呢?比如,妈妈之前给你说的三英尺、两英尺和四英尺的案例,如果妈妈没有让你听过那个故事,你肯定就很难把这个故事和妈妈给你讲题联系在一起,对吧?”
女儿说:“是的,下次我还想再要听听那个故事。”
我对她说:“看见一个东西,能用脑子里的其他东西给它表达出来,这就是举一反三。想要做到举一反三,前提是脑子里必须有很多的知识储备,就像这片草地一样,你储存的越多,越密集,看见其中一个,你联想到和它相近的东西的能力就越强,因为它们离的近。相反,你储存的东西少,它们互相之间离的就会远,那么你看见其中一个,从而联想到其他东西的能力就很差,举一反三就很难做到了。”
女儿点点头。
我接着对她说:“你仔细观察一下外面这片草地,除了草,其实还有大树,还有不同的花,这像什么呢?就像你脑子里不仅储存了语文,还储存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等等,它们虽然都是散落在你的脑海里,其实无形中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在存放,这个标准就是分类,你学会把那些知识很好的分类,然后再让他们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这样你就更能充分掌握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灵活运用,这就是融会贯通。就像你读的数学的故事书一样,用写故事的形式来告诉你数学的道理,这就是语文和数学的相互融合。”
女儿说:“恩,我知道了,不过我好想变成京剧猫啊!”
这语言的跨度真的大了点儿!
我就告诉她:“用举一反三啊!当你学习任何事情遇到的困难的时候,想想白糖。动画片里只演了他学武功,你可以想像他学打乒乓球、学钢琴、学数学啊,然后用他那种学习的劲头来鼓励自己,咬咬牙坚持过去,你就变成现实版的京剧猫了!”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学校门口,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我内心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