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道德经》七十九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5:21 被阅读64次

品味《道德经》七十九

品味《道德经》七十九

【原文】

和 大 怨 , 必 有 余 怨 ﹔报 怨 以 德 , 安 可 以 为 善 。是 以 圣 人 执 左 契 , 而 不 责 于 人 。有 德 司 契 , 无 德 司 彻 。天 道 无 亲 , 常 与 善 人 。

【大意解读】

和 大 怨 ,必 有 余 怨 ﹔报 怨 以 德 , 安 可 以 为 善 。

        无论怎样化解比较大的怨恨,都会留下怨恨的余迹;用美德去化解怨恨,哪能算是为善,或者说,那也不是好的做法。

是 以 圣 人 执 左 契,而 不 责 于 人。

        所以,圣人只是执守属于自己的那份诚信根据,而不去苛责改变别人。

有 德 司 契 , 无 德 司 彻 。

        有德行修养的人关注的是自己的诚信根据,没有德行修养的人关注的是弄通改变他人。

天 道 无 亲 , 常 与 善 人 。

        天道虽然没有亲疏偏私,却恒常不变地帮助好人。

【读后略议】

        对于怨恨情绪,应该如何应对?老子在这里说以德报怨不是最好的选择,并启发人们执守本分,选择无为而治,不言而教。

        世间所谓的美德美行与怨恨憎恶,一正一反,各有因缘,对它们评价,也各有各的标准。站在道的角度看,这些无非都是人们的妄心妄念,纠缠这些东西,无穷无尽,徒劳无益。

        所以道人选择执契而不责人,无疑是最符合天道的智慧选择。契,是个比喻,我觉得它指的是在圣不多,在凡不少,人人本具的根本,即道心。

        左契右契,自他不二,左右不同,契则一样。与之契合了,就体道了,就认识没有虚妄的实相了,到了这里,自然就会彻底消除怨憎,而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了。

        时下流行的“能改变自己的人是神,想改变别人的人是神经病”,话虽有些粗鲁武断,倒也有些道理,与“执契而不责人”的理念,还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在世间不管做什么事,顺应了天道,就会得到天道的相向助力,顺风顺水;违逆了天道,就会阻力重重,被相背的天道碾压。此所谓祸福无门,唯有自招。

品味《道德经》七十九

相关文章

  • 品味《道德经》七十九

    品味《道德经》七十九 【原文】 和 大 怨 , 必 有 余 怨 ﹔报 怨 以 德 , 安 可 以 为 善 。是 以...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解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 ...

  • 百字瞻瞻7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 . 第七十九章》 饮食香甜,服饰美好,...

  • 2018-02-17

    【读经悟道】慎始善终,因果之道---《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2017-03-19 20:55 · 字数 994 · ...

  • 初识《老子》第79章

    第七十九章四十一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十九章四十一言。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

  • 天道无亲 恒与善人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原文: 1、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2、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

  • 道德经(七十九)

    【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经典整理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整理时间:2019-04-2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经典整理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

  • 每日学习分享

    6-90/Day22/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5.7/个人成长篇】《道德经》德经篇:第七十九章 ...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释义:上天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全文如下: 和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味《道德经》七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ia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