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秦军攻城掠地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久就要打到燕国,兵临城下,燕国可能瞬间就会土崩瓦解。燕太子丹怎么能够善罢甘休,他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不能就这样说没就没了,他噎不下这口气。尽管他感到自己像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但他还要负隅顽抗,他要作困兽之斗。他相信人定胜天,他会逆天改命,他从来就不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因为他是燕太子丹,在这个世界上,他说了算。
他跟秦王掰手腕,自知兵衰国弱,根本不是强秦的对手,但他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他觉得只要把那个暴力的秦王刺杀了,他的燕国就会保住了。其实他的想法太幼稚,以当时秦国的强大,即使他派人真的把秦王削了,燕国也逃不脱灭亡的命运。但他当时执拗地认为他的想法无比正确,于是他广纳贤才,只要谁能刺杀秦王,他就会把他当上宾贵客对待,还会赏赐数不尽的金银珠宝,以及华厦美女。
不知谁多嘴,说田光先生能够担当这个常人难以担当的重任,于是田光被人找来。田光对燕太子丹说,他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但他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却推荐了一个剑术很差的荆轲给燕太丹,他没说荆轲剑术很烂,只说荆轲忠心耿耿,还有谋略,一定能够担当大任。燕太子丹准了,让他去传喻荆轲,但又支支吾吾,言下之意,就是很怕这个消息被飞速传播开来,一不小心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田光知道燕太子丹不相信他会守口如瓶,他回去找到荆柯后,竟然自刎而死。荆轲去到燕国,再三推辞也推脱不掉,他只好答应去完成刺杀秦王的,这个看似简单但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不过,他紧急着就告诉燕太子丹,田光自刎了,燕太子丹好不容易挤出了几滴鳄鱼的眼泪,算是对田光的沉痛悼唁。
燕太子丹看见荆轲刺秦前一味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夜夜笙歌,对环肥燕瘦,那可真是左拥右抱,即便一些面南而居的九五之尊,也难以与之项背,燕太子丹就表示难以理解。荆轲就说要刺秦成功,必须把秦国惦记的樊淤期将军的头颅献上。燕太子丹表示将军功劳卓伟,不忍将军因为此事而把他的老命搭上。荆轲便自告奋勇地说:他可以对樊将军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他坚信必定能够打动樊将军。
果然,荆轲出马,一个抵两,凭他的巧舌如簧,很自然地就把樊将军的头颅骗到手。在燕太子丹的一再催促下,荆轲也不再对某个人来不来寄予厚望,当然,酒壮怂人胆,知己激扬人,荆轲在燕国该享受的都提前享受了,他这才带着秦舞阳和燕国土地图,向强秦进发了。一行人到了易水边上,他把“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兮不复还”唱得十分悲壮。他怒发冲冠,一直被人珍藏在记忆深处。
哪知到了秦国,秦舞阳哪里见过王家的阵仗,吓得全身瑟瑟发抖,脸上阵青阵白。应该说这也太明显了吧,可荆轲硬是说乡民村夫没见过大世面,就这样蒙混过关了。那个时候也没有像现在火车站上过安检那样搜查得很仔细,不然哪里会有以后的图穷匕首见呢?荆轲超人的胆识来自于他刚强的心理素质,但他的剑术实在不敢恭维,本来沾上要命汁液的匕首可以一剑就将秦王刺死,可他偏要抓住秦王的衣袖,想挟持秦王归还各国的土地,无异于痴人说梦。秦王挣脱开来,由于当时侍卫在宫外,一时险象环生,他只能绕铜柱疾走,荆轲就不要命地追。旁边大臣干着急,有人对秦王说把背上的长剑推出些就可拿出来。一言点醒梦中人,秦王抽出长剑,一剑就把荆轲的一条腿斩断了。荆轲狗急跳墙,这才把匕首投向秦王,秦王躲过,匕首竟然刺破铜柱,射进铜柱里。秦王赶紧过来,把荆轲斩伤有好多处。荆轲仍嘴硬,还仰天长啸,说是不是杀不了你,只是想挟持你啊。如此差劲的荆轲只凭一时血性,怎么能够刺秦成功呢?本来就是一个笑话,可是司马迁却把荆轲写进史册中,荆轲不千古流芳都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