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明白老师群里有位单身女性说起相亲这件事,她说每次去的时候都是开心的,回来的时候都不开心。这周又有相亲局,她很纠结,问明白老师要不要去。
明白老师的回答是去,把相亲当做一次输出的素材。生活就是自媒体,做自媒体的人要具备让发生在生活中的一切为自己所用的能力。
我给她的建议也是去,因为她本职工作是销售,销售跟咨询师一样,需要大量接触人,相亲就是个现成的机会帮助自己去认识人、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表现等。
何况有句话还是这么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我以前也很不喜欢相亲,觉得既浪费了时间又消耗了情绪,很不值得。
直到我读了潇洒姐的《五种时间》,在好玩时间这一章节说到,可以把相亲归类在好玩时间里,每次推开门都是一个新的世界,用好奇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
每件事的意义,都是由我们自己赋予的。
虽然我不喜欢相亲,但是我也在过去几年相过好多次亲,也有她说的巨大落差——开心去失望回。
但凡我出现这样的心情落差时,都是我出发前抱有过高的预期,高预期是因为介绍人浮夸的介绍。
我就在思考,介绍人就不怕因为自己的夸大其词让人不再信服吗?
不是不怕,是认知不对等,毕竟每个人的审美有高低,每个人对条件的好坏也有自己的标准。同龄人存在认知差,何况是阿姨们。
扒拉下过去的相亲史,有见过斯斯文文长相很清秀的大男孩;有见过话不多的大老粗;有见过喜欢吹牛皮的自由职业者;有见过体制内的80后大叔;有见过不善言辞、不会穿搭的理工科男生;有见过阳光帅气又会穿衣打扮但人家对我无感的男生;有聊得还可以见光死的男生......
这是见过面的,没见过面,加进微信的还有好多,比如医生、银行工作人员等。物质条件都是没问题的,毕竟这年头在嘉兴这个小地方,名下市区有房子还有自己的一辆车是标配。
只有一个物质条件是很有问题的,就是去年5月那次的相亲,我也不知道脑子是不是门挤了,阿姨介绍的时候我应了下来。
记得那是个闷热的雨天,我挑选了我超喜欢的AII IN咖啡店,男孩子挺腼腆的,长得白白净净,他看我的眼神和表情我就知道我是他的菜。
一了解令我大吃一惊,且不说是不是本地人,竟然还是个无业游民。
原本以前在海宁后来去了温州,温州的厂子管得严格,不能迟到和早退(体制内的我瞬间无语,这不是每个员工的最基本素质嘛,这都还要抱怨?)
家里还有个刚成年又特别不懂事的弟弟,自己的的房子买在老家贵州,说起房子又抱怨房贷压力,谁还没个房贷,贵州的房子还能比嘉兴的贵?
一句话总结就是自己能力不够,不思进取还抱怨老板要求高工资低。除了长得还可以,其他都不可以。
对阿姨们失望透顶哈哈哈,后来那位阿姨又给我介绍,果断决绝。
上周有个阿姨,又给我发语音,吓得我都不敢回信息。
这周我办公室同事又给我介绍,这位男生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自己的工作都可,长相也很不错,但是昨天我纠结了几个小时后还是拒绝。
她介绍过2个,上一个整得很不开心,21年做安馨上头,对打工人而言时间很有限,人家发过来的信息回得不及时,那个时候的我还没关注内修这件事,面对不爽说话就很冲。
后来这位女同事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具体怎么说得我忘了,反正对我失望透顶哈哈哈!
我是没想到她又要给我介绍,她也是比我爸妈催得还急的人。其实一直以来,父母的节奏都是被亲戚带跑,整得我父母在我找对象这件事上心态也不好。
为了避免跟同事再次发生冲突,避免她再给我打标签,我还是选择拒绝,不给自己机会。
我在旧文中也说过,我不信线下可以找到我喜欢的人,我的目标是从线上的付费圈子里去筛选同频的人,再从中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想要找到优秀的另一半,前提是自己配得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的成长之路还很远。
祝天下所有的单身女孩们,一个人的每一天也要过得很精彩哇!
哈喽~
我是吉吉,很高兴认识你
每天5点多起床
坚持锻炼第399天
自制营养早餐第1018天
热爱生活的90后情感咨询师
这里会分享我的成长故事,记录我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思和所悟。
❤️END
你真了不起
能看到这里,感恩阅读
交个朋友,一起见证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