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人所处之环境也许会随时发生改变,但这个人的自身习惯却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立刻发生改变,这个过程或许会花费很长一段时间。由此可见,“改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虽然我们在成年或是毕业以后仍然会不停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我们的三观以及对自我及人际关系的认知等等一系列看似不易被察觉的“心智”;其实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定型、烙印在性格深处,并且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进行自我强化。
这种自我强化的存在正是造成了“改变”不那么容易的原因之一。而改变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的改变,另一种是环境的改变。
我对于“个人的改变”更感兴趣。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前提是先要了解自己。这就好比你要解开一道数学题,那么首先得理解题目一样。但是了解自己是一个一直令人魂牵梦绕的问题,古希腊人就曾把“了解你自己”刻在阿波罗神殿的柱子上。
苏格拉底认为,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才能认识自己的德性,也就是说,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而我认为,“理性”对于个人的意义应该是这样的——当你想要解决一个问题却发现无从下手的时候,它能够给你提供一种“利用工具去解决问题”的指引,而不是一味地钻牛角尖。既然提到苏格拉底,那么如果我说“阅读是获取“理性”的最有效的途经之一”,我想应该没有人会站出来反对。
卡耐基的书(比如《人性的弱点》)是自助类书籍中很典型的例子。我并不是想要抨击这类书以及它们的作者(事实上我还不够格)。我想说的是,这类书的观点并不都是一文不值的“有道理的废话”,而是它作用的效果因人而异。
以我过往的经验来看,一本自助类书籍不管写得多么糟糕,在它之中总能挑出一星半点是值得让人反思的;而如果说这一星半点恰恰是我在那个阶段的学习或是生活中所缺少的、能够给我带来“理性指引”的,那么这就相当于刚好为我补上了“改变拼图”中缺少的那一部分。
但这类“自助类”书籍的缺点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精华糟粕一锅端,其中有不少的观点缺乏科学实验的重复验证。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些感性的读者永远无法知道在它所提出的观点中,究竟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可能作者本人也不一定知道)另一方面,这类读者不知道对自身的特定情况而言,书中所讲的方法有没有作用,只管统统拿来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最终实验没做好,自己却落了个更加迷茫的境地。
如果戴尔卡内基说的“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请回答我:如果一位妈妈向别人炫耀她的孩子,能就此说明这位妈妈是缺乏母爱的吗?
我想大多数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她或许只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得可爱或是优秀,并且想要得到认同而已。
二
今年5月的某一天,我从经营二手书店的朋友那里花了100元买了整整一大堆书。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除了工作以外最常做的事就是看书。
我看了两遍《民国说明书》,颇觉得当枯燥的民国历史与风趣的语言描述结合起来时,能产生一种特别愉悦的感觉;我还通读了一遍1986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和1983年出版的《中国通史纲要》,作者语言尽管稍显晦涩(白话与文言参杂在一起),但一旦沉浸其中,往往自己会不由自主地随手百度一些诸如“长沮桀溺”的释义。此外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是我很久以前就买来的,但一直没读完。因为书中涉及到的背景之复杂、人物之多、关系之繁琐,使得我每次都不敢轻易打开。但加西亚马尔克斯写的《苦妓回忆录》,我是老老实实地看完了两遍的,因为这毕竟是老爷子的封笔之作,况且篇幅较短,读起来也不费劲。每当我回想起书中开篇所述“活到九十岁这年,我想找个年少的处女,送自己一个充满疯狂爱欲的夜晚。”这句话时,我都不禁感慨:当我有一天老去的时候,我能不能也像他这样,坦白地坦露自己的心迹,而不是藏着掖着,做一个行将就木的伪君子。
《苦妓回忆录》与马尔克斯以前写的东西都不一样,读起来有种天鹅绒般的快感。是他给行将消逝的时光写的一封情书——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约翰·厄普代克
那阵子我刚刚上任公司企划部主管,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审案子、做案子,颇费精力。所以在业余的时间再想读点书确实是件挺奢求的事。
我记得最开始恢复阅读的初衷竟然是因为在连续加班三周之后,我突然产生了辞职的冲动,觉得自己这样没日没夜地加班终有一天会丧失自我;可一时间我找不到任何一个倾诉的对象,所以我只好打电话让我母亲从家里将我的半个书柜的书寄了过来,希望能够从它们那里得到慰藉,这是我自然而然萌发的“解决方案”。
刚读《苦妓回忆录》时,我正巧迷上了林志炫。在我断断续续读它的时候,音响在反复播放两首歌,一首叫“蒙娜丽莎的微笑”,一首叫“离人”。此后我一听到林志炫的这两首歌就会想到加西亚马尔克斯,一读《苦妓回忆录》,就不自觉地会在心里哼哼起“我期待在你爱的世界里变得重要......”
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很适合在厕所阅读,书很薄,不管拿着还是放着都十分方便。而且书的内容也总是提到如厕,并有许多生动的品评,其中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厕所种种”。有些段落写得很美,比如:沿着廊子走去,蹲伏于薄暗的光线里,承受着微茫的障子门窗的反射,沉浸在冥想之中。或者一心望着外面庭院里的景色,那心情真是无可言表呢。(是的,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如厕时思考下一顿吃什么。有时候一蹲就是小半天,直到腿麻。)
正如图示,《心曲没有休止符》这本书讲述的是著名作家非正常死亡事件,其中就有写到三岛由纪夫。我正是从中了解到三岛由纪夫竟然死得那么奇葩,也不知道到底算是自杀还是他杀——他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肠子从伤口流出来。随后有人为其进行介错,但连砍数次都未能砍下他的头颅。三岛由纪夫难忍痛楚,试图咬舌自尽,第四次介错改由他人执行,终于成功。
因为对三岛好奇,所以我还试图想要去买他的《丰饶之海》但无奈朋友店里缺货,可我又懒得再去等快递,所以就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他的《太阳与铁》(后来送给了朋友),这本书我读得一头雾水,但又挺着迷。它讲的大概是语言与肉体的关系,而重心又偏向于肉体。三岛讲的是他用肉体从太阳与铁那里直接学来的东西,玄之又玄,搞不懂。而我只能说,这是一本激励人锻炼身体的小书。
这就是助我度过酷夏的几本书。待天气逐渐转凉以后,我打算去买奈保尔的《幽暗国度》,这是一本印度游记,我不记得第一次是在哪里看到的这本书的里一句话:“情欲就像怜悯,是希望的改良品。”但正是因为这句话把我的阅读欲望给勾引了起来。我想在接下来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点时间在书里把印度游玩一遍,算是圆了我一个“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愿望。
三
我现在正在读的是《简单的逻辑学》,这出于工作需要,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写出使自己满意的文字。由于工作需要,我时常要撰写一些报告或是要审查团队成员的企划案,所以“逻辑”对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惭愧的是,我竟然是在工作了近半年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目前为止,我对书里的这一段话特别有感触: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的原因,它必能导致外面所观察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也正是基于此,我重新审视了一遍近期团队操刀的企划案,及时发现并纠正了其中大量的逻辑谬误;并在上周六的视频会议中得到BOSS以及其他部门的认可,被耽搁了近一个半月的企划案终于顺利通过。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阅读经历。我一度特别沉迷《博弈论》,我以为只要将其中的案例所要展示的“精华”学到个一二三,并且学以致用,就足够我日常凝练出关于运营与策划方面的亮点。但不幸的是,结果并不如我所期待的那样,而且更糟糕。是的,在没有重拾经典之前,我很迷信工具书(但不是像《人性的弱点》那样的只有理论没有依据的书),我希望在它们那里得到人生和事业上的帮助;尽管我拜读了不少工具书(包括《吸金广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等),但依然没有使我的工作有一丝好转。
相反,当我安安静静地捧着《简单的逻辑学》看了近一周之后,我仿似顿悟一般:我活了近三十年,每年也看过、接触过不少书,但我从来没有反问自己“为什么喜欢看这本书,而不是那本书” 可答案却很简单:原来我一直都偏爱于“逻辑性”较强的书籍,比如历史哲学类的、个人自传类的,所以才导致我如今的阅读癖好——只是我此前没有发现而已!换句话说,我真的不是特别了解自己。
《简单的逻辑学》并不如一般意义上的工具书那样将“如何做”一股脑地告诉给你,而是通过阐释一些最基本的逻辑学原理、产生谬误的原因等方式来执导实践的一本书。它最难能可贵的是,简约而不简单、直白而不直接。
四
我们总是提及“阅读的意义”,《楞严经》有句话:“失于本心,为物所转,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用另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物转心则凡,心转物则圣”,大体是这个意思——万事万物皆有其价值,就看你如何看待它,并正确利用它。
读书也是这样,如果仅仅把读书当作日常消遣,更偏向于阅读普世的经典,那么在消遣之余你将获得“人文修养”,并可能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翩翩君子。但与此同时,你可能得了“阅读挑食症”——经典并不能完全反映我们这个客观的现实,大量阅读经典也许会使你“脱离实际”。
但如果你将读书这件事一剖为二,一边阅读人文经典,一边又不失时机地改变一下口味,挑几本实用性较强的、能够引发自身独立思考的“工具类”书籍,那么你将获得额外的阅读馈赠——理性地看待自己与自己所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