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早年在部队里服过役当过兵,官升至班长职位,只是他的退伍证后来不小心弄丢了。
在当年,没有退伍证,你说自己当过兵未必有人相信。
没有当过兵,你也只不过是普通人一个。
在父亲心里,从军当兵是神圣的,也是相当荣耀的,退伍证就是其荣耀的见证。
【 1 】
父亲一直认为他的退伍证放在口袋里,是被母亲洗衣服不小心洗掉的,为此母亲没少解释,她洗之前掏遍了衣服所有口袋,并没有见到有证件之类的东西。
是不是父亲自己把退伍证放在哪个角落事后忘记了,还是真被母亲洗衣服时洗掉了,至今无从查证。
一次父亲在闲聊中把一邻居给打了,邻居流着鼻血上门诉状,着实把母亲吓了一跳。
父亲性格一向温和,极少与人发生口角。心地也很善良,就连看到大路上的小石子他都要去捡起来放到路旁边,防止过路的人绊脚,是村子里公认的 “老好人”。
父亲今儿是怎么了,竟然动手打人,还把人家打出血。
后来得知,是邻居蓄意调侃父亲:人家当兵回来都有退伍证,怎么从没看见过你的退伍证,你当的是不是逃兵啊 ?
父亲无法忍受被人说成逃兵,就猛地推了他一把,怕他往后摔又伸出手去拉,不料手臂一斜撞到了他鼻子。
是啊,退伍证都弄丢了,凭什么信誓旦旦跟人家说自己当过兵服过役呢。
父亲为此没少困扰。
当时村委会应父亲要求给开了一张证明,证明父亲曾经在部队服役过,由于不小心证件遗失,请求上级部门给予补发退伍证件。证明书上盖有村委会的大红印章。
父亲喜滋滋地拿着村委会开的证明,小心翼翼放进上衣口袋,并在口袋上摁了再摁。
然后找区民政科,找县民政局,一级一级往上找,最后找到档案馆。
只要能在档案里找到当年退伍的原始资料,补办退伍证指日可待。
【 2 】
不知什么原因,父亲一直找不到他的退伍资料档案。去了好几次都无果,后来找了在县里当干部的亲戚帮忙去档案馆查找,仍然一无所获。
后来父亲也找过县里相关部门央求出书面证明其确实是退伍军人,均遭婉拒。
父亲不明白,他在部队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国家财产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仅仅由于一张退伍证的遗失,这事实就被抹杀就不被承认了吗 ?
相信这不可能,事实终究是事实。
但补开退伍证明是如此艰难。
已经过去这许多年,父亲对自己当年在部队的许多细节已模糊不清。
1949年入伍,在县教导大队当兵2年,教导员叫陈阿根。部队主要任务是守护县里粮食仓库和看押抓获的土匪。站岗时枪里子弹都是上膛的。
这是父亲凭借仅存的记忆所能提供的最详细信息。
能否找到父亲当年退伍资料的档案,对历经“文革”洗礼过的档案馆还真不好说。
一次同村几个退伍军人受邀参加政府组织的春节茶话会,每人还领到了一笔慰问金。
而父亲却连受邀请的资格都没有。
内心日渐焦躁的父亲忿忿不平,人也变得狂躁起来,经常无故朝母亲发火。
父亲确实是心有不甘。
一个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祖国守护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任谁谁都不甘心。
【 3 】
这事多年来在一直在心里压着我,始终如鲠在喉。
面对日渐苍老的父亲,看到他那失落无助的眼神,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一次工作中,我浏览到了档案馆的网页(当时网络刚刚普及),眼前马上一亮,试着输入查找1949年档案资料,跳出密密麻麻的一长串目录。根据目录检索条码提示,再输入“1949年~1951年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档案资料”,还真有名目。
兴奋的我顾不上请假就急匆匆赶往市档案馆。
皇天不负有心人。
约有5公分厚2大本卷宗,在仔仔细细翻查1个多小时后,在一张已经发黄的纸上看到:
“由于部队调整减员,兹介绍以下人员返回原籍,由原部门安置,希各地人民政府给予接洽并解决其生产生活困难为盼”,在附后的人员名单中,父亲的名字赫然在目。落款是部队番号,落款处盖的是县人民政府大红印章。
档案管理员也为我高兴:这么多年前的资料都能找到,真运气!
是的,是运气好,是档案馆工作仔细,是父亲多年坚守的挚念相助。
父亲是退伍军人无疑。
父亲在建国前就已经入伍,是光荣的革命军人。
【 4 】
现在的父亲喜欢坐在新屋大门口,,看来来往往的车辆,感知这个熙熙攘攘的世界。
父亲享受着天伦之乐,享受着政府的福利。
走路魏魏颤颤,弯腰已经不利索的父亲,当看到路中间的小石子,还是会忍不住用手中拐杖把小石子往路边拨,防路人绊脚,大伙走着也顺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