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交谈过程中,我们既要观察对话的内容(即所要讨论的主题),也要观察对话的氛围(即参与者的反应)。因为氛围就像互动改良剂,通过观察对话在哪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冲突,我们便能立马做出应对。并且,越早察觉,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当面临和对方观点迥异或激烈争执时,我们往往会呈现一些身体或情绪反应,其实这都是对话即将陷入危机的信号。
观察对话在哪些情况下变得难以处理
你是否注意过,当内心感觉危机来临,可能出现胃部不适、双眼发干,或者内心感到害怕、受伤甚至愤怒......当然,如果你观察细微,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突然提高了嗓门儿,开始对对方指手画脚,或者突然变得安静沉默。
许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得压制这些不适或者直接忽视它们,其实这正是对话危机的讯号,我们需要意识到此时的大脑思维正在短路,要提醒自己该悬崖勒马、及时远离危险泥潭。
观察参与者在对话场景的反应
在《关键对话》中,作者提出, 许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话内容本身,而是对话的方式和气氛。
调整思路,去留意标志着【关键对话】的信号,才能保证在安全的对话气氛中,彼此畅所欲言。毕竟我们不会因为所表达的内容感到气愤,却会在接收到对方抵触情绪时失去了对话中的安全感。
而失去安全感,我们往往会惯性得陷入沉默,拒绝进行观点交流;或者诉诸言语暴力,去试图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掩饰、逃避、退缩都是沉默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会选择对问题轻描淡写或有选择性地去表达,完全避开敏感话题。表面上似乎有种“一团和气“的假象,实则避重就轻的对话机制已经让双方提前关上心门,彻底退出交流。
当我们强行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共享信息库,或胁迫对方按照自己思路考虑问题时,控制、贴标签、攻击就成了惯有的方式,而我们还浑然不知。
观察你错误的应对方式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即使细心关注到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也并不表示对话危机就不会出现。因为更多时候我们还是会忽略自身的行为表现。
我们还应该观察自己压力应对的方式,做个机警的自我监控器:
首先,在对话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留意面对关键问题时自己的态度和做法;
其次,我们也要去关注自身行为对于整个对话程序所带来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