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阅读笔记。
使孩子拥有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很重要的!心理快乐能带来身心多重益处。为此,父母要做到:
1.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
父母要多问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问他:“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爸爸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洗袜子,我很高兴。”
2.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有些事情可能对于父母来说觉得没意思,但孩子却很喜欢;父母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重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捉迷藏、过家家。因此,父母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3.要对孩子宽严并济
父母不能为了赢得孩子的快乐,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也不能苛求孩子,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甚至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同伴的长处,要注意纵向比较,一旦发现孩子的闪光处和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表扬。
4.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
要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进行一定的“精神投资”。如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5.快乐需要有所限制
很多中年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以前的孩子没有多少物质享受,但是过得很快乐,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但总是过得不开心。原因就在于,盼望了很久才得到的东西总会令人欣喜异常,而轻易得到的东西就不觉得珍贵。当我们竭力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时,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享受快乐的权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后的快乐与满足是父母包办完成所无法给予的。
6.父母的关系要和谐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7.为孩子树立榜样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
当然,让孩子得到快乐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如果孩子出现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快乐时,应该坚决制止,不能妥协,同时告诉孩子,父母对此很生气,大家都不会喜欢他。
面对孩子心理问题,如果能进行及时而正确的疏导,可便会化险为夷,风平浪静。
现在的孩子一个共同的弱点是心灵脆弱,缺乏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生活太顺利,一点小小的打击都可能使他们变得沮丧和绝望。因此,在教育方式上,父母不能一味从口头上强调应当如何,而应该让孩子多体会一些“受挫折”的内容。让孩子承担家务和勤工助学挣自己的零花钱和学费等等。
父母们每天都要想一想:我今天花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了吗?我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方面的困惑了吗?我知道孩子在读些什么书吗?作为父母,不应该只在物质上关心孩子,更应该在精神上关心孩子,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与孩子沟通。沟通时,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而不应该简单地把孩子看成不懂事的孩子。
判断孩子心理健康的几个参考: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
3.有较强的好奇心
4.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5.健全的个性特征、良好的适应能力
6.自我意识良好,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孩子出现心理压抑的表现:
1.失眠
2.厌食
3.疾病
4.乱发脾气
5.过分忧虑
6.撒谎
7.哭泣
只要孩子在发泄其心中不悦情绪时,没做出伤己伤人和破坏东西的事情,父母就应容忍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来宣泄。孩子宣泄情绪较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以画画或文字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有机会重组事情的经过,并有机会作出检讨和反思。
打出来的逆反,骂出来的对立。一定要避免!合格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运用提醒、支持、鼓励和说服等教育方法。在孩子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父母给他们一个微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拍一拍他们的肩头,或者搂抱他们一下,都会起激励孩子的作用,并且对他们良好的行为规矩的形成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父母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他们要嘴下留情,手下留情,应从正面去积极教育,使他们在健康和愉快的气氛中茁壮成长。
关于孩子的“小秘密”:
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或学生走向成年的惟一恰当的途径有时就是不要刨根问底地了解孩子内心在想些什么,不去了解孩子们到底在做什么,否则的话,孩子的个性就很难真正发展。谁都渴望自己的心灵受到保护,特别是装在心里的秘密。父母在侵犯了孩子隐私权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伤害。
对于孩子来说,秘密意味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应该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诞生了内心世界,他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孩子越来越不满于凡事受父母控制、摆布的局面,但是成人的强大力量又令他们心生忌惮,于是秘密就成为孩子作为弱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拥有秘密是孩子迈向独立和成熟的必经之路,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作为父母,如何培养孩子承受困难并战胜挫折的意志呢?
首先,教育孩子认识挫折与困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适当经受一些挫折与困难是有益的,挫折与困难能激励孩子增强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困难,父母应接纳孩子的倾诉和宣泄,让他们说出心中的委屈和痛苦,通过释放达到心理平衡。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荣誉和挫折常常是并生的。生活中会常有不如意的事情,如果连一点小小的挫折与困难都受不了,如何面对以后漫漫人生中会发生的更大的挫折和坎坷?
其次,父母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不要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要鼓励孩子自己克服挫折与困难,以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事情。
最后,为了培养、锻炼孩子的意志,应该有意识地给他们“造成”一些困难,“设置”一些障碍,比如:孩子会走路了,就多让孩子自己走;孩子摔倒了,就让他自己爬起来;让孩子去暗的房间去拿东西;故意延迟接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学会等待等等。让他们碰碰钉子,尝尝苦头,经受艰难的磨炼及痛苦的洗礼,然后享受成功的欢乐。
孩子最喜欢模仿也最容易接受暗示。父母的言行举止、将对孩子产生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关于过早识字学习的教育观念:
由于学前孩子还没到学知识的年龄,过早学习也可能会让孩子力不从心,很容易造成孩子学习压力过重,严重的就会出现如睡眠障碍、饮食障碍、情绪障碍(如恐惧、焦急、易怒等)、遗尿、多动和抽动(如挤眼等)心理行为问题。
识字过早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也会让孩子学识字容易导致孩子上学后注意力不集中、不自信甚至厌学,还会束缚孩子思维主动性的发展。一定要在孩子愿意学习、并且也能够学习的时间里学。孩子在6岁以前,父母应在家里创造学习环境,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喜欢上学习,比如可以在家里的墙壁上贴一些词卡或识字卡,让孩子无意中学习识字。一般情况下,3岁以下的孩子并不适宜大量识字,4岁以上孩子脑部正在发育之中,适当培养孩子识字能力能给孩子适当刺激,对孩子脑发育、尽早吸收知识有好处,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及适可而止,切不可操之过急过早。
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
1.热爱学习,知识丰富
妈妈应能正确、耐心解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如果实在无法解答,应及时查阅资料或询问别人给予解答,这样的妈妈会得到孩子的信赖和喜欢。
2.心地善良,性格温柔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妈妈多亲近自己,多享受到妈妈的爱,而不是动不动就训斥、谩骂、殴打,不尊重自己。
3.了解孩子,能满足其正当需要
孩子在成长中需要物质和精神养料。妈妈应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能及时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
4.勤做家务,与孩子一起劳动
每个孩子都非常希望能与妈妈一起活动,所以,妈妈要多给孩子机会,带领孩子一起劳动,比如做饭、洗衣服、打扫院子等,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
5.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妈妈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轻易承诺孩子的要求,但凡答应孩子的要求,应及时兑现。
网友评论